科大讯飞课后服务:打通科学教育普及的“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3.11.03




科学教育是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重要基础。如何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科学的种子,高质量的课后服务给出了新的解答。




“声音不止能听得到,原来还能‘看’得见!”“苹果为什么是红色的?”在1024教育馆,小朋友们正在上一堂奇妙的科学探究课,与飞飞博士一起探寻“看见”声音的方法,揭开彩色世界的秘密。通过一个个有趣的互动实验,孩子们不仅了解了声音的“模样”,认识了七种颜色的可见光,还轻松搞定了其背后的原理,直呼“精彩”“好玩”!


这是科大讯飞课后服务创设的科学课堂。除了趣味实验,课上,最吸引人的当数可以与爱因斯坦、李白、鲁班、图灵、达·芬奇等AI虚拟人对话,依托“数字人+星火大模型”,这些历史名人和科学巨匠能够跨越时空“走进”课堂,解答孩子们的每一个困惑,回应每一次好奇。不仅如此,有了大模型的加持,老师在开展课程时也会更加从容,面对学生抛出的“十万个为什么”,可以选择向虚拟“专家团”求助,配套上丰富的课程资源,即便是跨学科,也能零门槛上好一堂科学素质课。


加强青少年科学教育,需要发挥好学校主阵地作用。目前已有不少学校将科学教育纳入课后服务内容,开设校内系列课程,但在实际过程中仍面临着优质课程资源稀缺、教学形式单一、专科师资不足等难题,无法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如今,科大讯飞科学课堂正在以普惠的形式进入校园,用“资源+工具”让老师易教、学生乐学,帮助学校开齐开优科学素质课,让学生在校内就能学足学好。


此外,大模型作为科学课堂的技术支撑之一,也在不断升级。今年1024主论坛上,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研究院院长刘聪发布讯飞了星火认知大模型V3.0,七大能力持续提升,进一步深度赋能教育。围绕科普能力提升和资源建设,科大讯飞还联合科普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了科普大模型,内含40万+科普音视频、6000万+科技文献。在进行试点应用后,科大讯飞课后服务数据显示,学生课堂参与热情显著提升,举手提问率从16%提升到73%,互动参与率从25%提升到77%,问题解答率从23%提升到95%,极大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求欲,让优秀科普资源更好地惠及广大中小学生,打通学校科学教育普及的“最后一公里”。


除了科学教育,针对人文、科技、美育、体育、劳育、心理等不同领域,科大讯飞课后服务共创设了43门优质素质课,覆盖1-6年级全学段,为学校、老师提供优质素质课程资源和高效备授课体验的一站式教学工具,致力于降低教师备授课负担、丰富符合新课标的课程库,让每一所学校能够低门槛、高质量、个性化地开展课后服务,提升综合育人能力。


截至目前,科大讯飞课后服务已在安徽省、上海市、浙江省等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落地应用。人工智能、沙画、围棋、声乐……学校的素质教育课程愈发多元,放学后的“空档期”逐渐成为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可为期”,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够在真正有特色、有意义的课后活动中快乐成长,实现全面发展。



文| 召南

责编| 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