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24
安徽教育援藏:交棒接力,一茬接着一茬干
援藏期满,归途在即。 金永超说,援藏工作终有结束的一天,西藏的发展会与内地并驾齐驱。
-
2025.07.16
高原之上,教育变革托举更多梦想 | AI在校园
站在西藏自治区成立60 周年的节点回望,发生在西藏山南市第二高级中学(下文简称“山南二高”)的故事,意义远超故事本身。
-
2025.07.16
王爸,我来找你拿“回忆笔记” | 县中振兴
从教25年的王惠丰,从县中走出去,又回到县中扎根,源自本能的坚持。
-
2025.07.16
汪凌:人工智能教育要扎根真实问题 | AI师说
蚕的一生要经历几次形态的变化?熟蚕吐丝结茧后,一粒茧能缫出多长的丝?在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下文简称“电子科大附小”),人工智能教育在解决这类问题中得以完成。 “人工智能对小学生来说太抽象,课程教学要和孩子们身边的事物和具体问题产生连接。”学校科学教育课程中心主任汪凌说。
-
2025.07.16
一位“在藏”教师的23年 | AI师说
“老师嘛,教书育人才是根本。” 相较于副校长、自治区人大代表这些身份,王春娥觉得,站在讲台上最自在。
-
2025.07.02
嵊泗智慧课堂纪实:6分钟朗读里的教育温度,让海风听见少年的声音
近日,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旗下潮新闻客户端聚焦舟山市嵊泗县教育数字化变革,专题报道了科大讯飞在该县推进的智慧课堂建设项目。
-
2025.06.24
AI赋能,打造体育教考“新引擎”
今年,各地中考已逐渐落下帷幕。随着国家教育评价改革深化,体育中考重要性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多地发布体育中考新政,体育科目分值占比显著提升、考试项目趋向多元化、评分结构更加注重过程与能力的综合评价,改革新趋势对科学化、标准化、智能化的考试实施提出了更高要求。
-
2025.06.19
成都英华学校:让技术化为滋养教育的“温度”
“未来的课堂应该是‘双师课堂’,一位是学科教师,另一位是人工智能老师,两者共同守护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健康成长。”成都英华学校校长王维令的这句话,道破了学校办学的核心理念。自2023年办学以来,英华学校以“技术赋能教育”为核心理念,锚定“学科教学”与“学校治理”两大领域,将人工智能深度融入课堂教学与教师发展,让科技不仅成为教学工具,更化为滋养教育的“温度”。
-
2025.06.17
那些山路上的AI光
云贵高原的晨雾还未散去,小雨已经背着书包踏上了山路。 海拔两千多米的山坡上,碎石和野草在晨光中若隐若现,她的胶鞋踩过露水打湿的草径......这是6月的一个清晨,和过去无数个日子一样,小雨要步行一个半小时才能到达学校,但今天不同——听说有辆载着“AI老师”的大篷车停在了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