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科大讯飞发布奇思妙问好奇窗
发布时间2025.05.23
“我现在想制作一辆火星救援车,请问我应该怎么办呢?”
“李白,你写了那么多诗,我们背的好累呀,你为什么要写这么多诗呢?”
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期间,一款可以随时回应嘉宾“好奇”的软硬件一体竖屏吸引了国内外教育专家的驻足体验与点赞。
这款科技感满满的产品,就是科大讯飞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期间首次发布的奇思妙问好奇窗。依托科学教育专用大模型与数字人技术,构建爱因斯坦、李白等10余位中外科学巨匠与文化名人的AI虚拟形象。通过深度语义理解与多模态对话能力,化身为“会说话的百科全书”,不仅可以实时解答孩子的每一次好奇,还能以启发式问答引导逻辑推理。让每一次互动都成为孩子探索世界的思维训练,帮助学校创建科技氛围浓厚、学生勇于探究的创新校园文化氛围。
可能会有人觉得它眼熟,是的,它就是讯飞明星产品——奇思妙问的升级版。奇思妙问刚一推出,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多次被央视新闻、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官方媒体报道。还作为人工智能的典型应用,登上央视“中国科技创新盛典”的舞台。此外,它还作为国产大模型的代表,在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展出,带着“AI悟空”的全新形象和参观者谈古论今。
此次发布,科大讯飞在软件的基础上,赋予了它硬件实体,让它可以走出课堂,化身学生的“AI科学导师”,现身校园走廊、文化角、实验室等场景,随时回应孩子们的“十万个为什么”,打造“时时有回应”的校园好奇文化。
当好“AI科学导师”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学生们的奇思妙想是无限的,但教师的知识储备存在边界,各种“天马行空”的问题难以被重视、被回应。长此以往,孩子们的好奇心会逐渐消退,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大模型和科学技术的融合成为我国探索的主要路径之一。
5月15日,在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同期,中国教科院举办了“数字教育发展与与评价平行论坛”,并在会上正式发布了中小学科学教育智能导师原型。
中小学科学教育智能导师原型是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十家高水平研究团队开展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作为项目中唯一一家科技企业,科大讯飞承担项目的五大关键课题之一——教学思维链驱动的国产多模态科学教育大模型专用训练。这一技术成果也将应用于奇思妙问好奇窗,给这位“AI科学导师”提供理论、技术的支持,让好奇心成为主动探索的引擎,让每个学生像科学家一样思考,让科学的回答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