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舒华调研上海长宁教育数字化转型

发布时间2023.02.22




2月21日上午,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舒华、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信息化与网络安全处副处长潘润恺等一行莅临长宁,对长宁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开展调研。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孙真荣,长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颖,上海市教委信息化处、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长宁区教育局相关领导参加调研。




舒华副司长一行实地考察了上海市娄山中学的英语听说教学、数学纸笔教学、生物智慧学习、虚拟现实教学和学生运动健康等数字化应用场景,观摩了学校的智慧五育空间和科创空间,听取了学校关于校级教育数字基座的应用介绍。


在一楼预备4班的教室内,英语老师正在上一节AI英语听说课。课上,每位学生手里都拿着一台智能语音答题器,当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进行口语训练时,答题器可以实时精准采集到每一位学生的语音信息,学生能通过答题器参与抢答,活跃课堂氛围。当一个练习活动结束后,还会实时显示学情数据,帮助老师及时掌握学生当堂学习进展。


AI听说课堂智能语音答题器


座谈会上,长宁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教育局局长熊秋菊汇报了长宁区以教育数字化转型助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她提到,教育数字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核心动力,是推进育人模式变革的关键支撑,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教学流程再造,激发师生生命力,增强学校创造力,聚合教育发展力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此背景下,长宁一是建设数字基座,夯实数字赋能的育人环境。市区校一体化,基座成为学校数字中枢;整区推进,通过“标准化+个性化”构建区域数字化转型的可行之路。二是提升应用能级,赋能师生多元化全面发展。通过创新数字应用建设模式,激活教育新生态;通过创新教育场景示范应用,推进育人方式变革。三是关注数字素养,保障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动力。通过数字作业、知识图谱等各类教育场景的应用,长宁教师的数字意识和技能素养得到增强与提升。长宁教育数字化转型已进入技术和教育双向赋能、实现减负提质的快车道,助力教师得到更好的专业发展,价值得到更好的体现;学生得到更适切的个性发展,更全面健康的成长。


长宁教育数字化转型座谈会现场


长宁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教育局局长熊秋菊


长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颖指出,长宁将数字化转型作为当前和未来发展面临的两大战略性、全局性重大机遇之一,深入实施“3320”数字战略,全力建设数字经济转型标杆区、数字生活示范引领区和数字治理最佳体验区,长宁教育积极融入“数字长宁”的战略中,抓住教育数字化转型契机,通过整区推进和模式创新,激发了更多主体在数字化转型中创新和实践。接下来,长宁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将继续坚持育人为本、整区推进和创新赋能发展方向,持续推动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长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颖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孙真荣强调,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时代赋予教育的重大使命,上海作为全国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之一,出台了全国首个发展规划,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长宁区是全市首个教育数字化转型实验区,整体工作推进与应用场景建设卓有成效,在全市具有一定的引领作用。希望长宁继续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放大数字化在促进教育教学方面的作用,开发更加多元的应用场景,为其他区域提供借鉴和启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孙真荣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舒华高度肯定了长宁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她指出,长宁教育数字化转型具有统一的顶层规划、稳定的行政推动和学校的深度参与,在数据共享、场景应用、生态建设等方面颇有特色,并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和经验。希望长宁做好先行先试的经验推广,助力更多区域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希望上海市教委持续支持长宁数字化转型探索,凝练经验做法,辐射全市各区。舒华副司长强调,数字教育是公平包容的教育、更有质量的教育、适合人人的教育,教育数字化不只是工具和手段,要真正关注技术如何赋能教育教学,如何变革教育教学的理念和方式方法,变革教育评价的标准和模型。要从教育强国建设出发,推动数字化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副司长舒华

座谈会上,舒华副司长一行还听取了长宁区不同学段学校校长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思考。未来,长宁将进一步深化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持续推动数字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