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 | 来自齐鲁大地的千年回响
发布时间2024.09.23
9月28日是中国先圣孔子诞辰。两千五百多年前,他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带领七十二弟子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篇章。千百年来,“因材施教”的教育梦想也成为了无数教育工作者的不懈追求。科大讯飞深耕智慧教育领域20年,通过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在教育教学场景中的深度融合应用,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理念真正落到实处,服务亿万师生成长。
齐鲁大地,山海相拥,文脉绵延。山东,既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更是“走在前、开新局”的数字强省。
自2019年起,科大讯飞深度服务于山东省教育数字化转型,从海滨城市青岛,到齐国故都淄博……当AI时代科技之风吹至孔孟之乡,一幅以“因材施教”为核心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青岛西海岸新区
AI赋能,让学习更有“个性”
作为国务院批复设立的第九个国家级新区,青岛西海岸新区于2019年启动“因材施教”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应用项目,在全域范围内推进智慧教育改革,为全体教师和六年级以上学生每人免费配备一台“平板”,建成155所智慧学校、4888个“智慧教室”,城乡学校的智慧校园实现全域覆盖。
以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为例,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提供的数据结果有助于实现学校、年级、备课组、班级、教师、学生个人等六个层面的精准数据分析。如教师个人针对数据,来反思自己的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及对所教学生学情的分析;学生个人进行自我反思,在班级交流,相互借鉴;各层面可把亮点加以推广,找问题和短板,定措施、抓落实,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精准教学。
济南市历下区
落实“双减”,精准画像赋能学生成长
2021年,济南市历下区启动“历下智慧教育+因材施教”项目,覆盖全区21所中学,涵盖454个班级,服务全区20000余名师生,落实精准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的规模化应用,让技术成为助推“双减”政策下作业管理的新引擎和着力点。
以济南燕山中学为例,学校依托“历下智慧教育+因材施教”项目,以大数据驱动教育创新,通过个性化学习手册的应用,开创性地打造了数学“三维双提”讲练测一体、物理“二45+N”延时服务、化学“二环六重”的应用模式,满足学生成长多元化、个性化发展的学习成长需求,探索出一条具有“燕山特色”个性化学习研究之路。
淄博市临淄区
技术畅享,传统课堂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淄博市临淄区抢抓首批省级智慧教育示范区创建机遇,实施“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示范项目”,为全区中小学校配备触控一体机、智慧黑板1007台、发放师生用平板终端近1.9万台,大力推进人工智能与教学深度融合,让传统课堂焕发新活力。
如在临淄区齐都花园小学的智慧课堂上,教师通过智慧平台系统下载课件、备课,在智慧黑板上勾划题目的重难点,通过系统功能发布课件、视频、动画等多媒体信息。学生则通过平板电脑上的学生端,实时观看教学PPT,抢答问题;在临淄区淄江中学的VR德育实验室里,教师通过AR 智慧党建沙盘,让学生走进虚拟的党史博物馆,了解遵义会议、四渡赤水等史实;在临淄区溡水实验中学的智慧操场上,体育教师利用智能采集设备,智能测量学生跳远测试,成绩一键录入,展示体育高效课堂新样态。
枣庄市市中区
以教育数字化推进教育优质均衡
近年来,枣庄市中区按照“135N”的建设框架,实施智慧教育建设重点项目,推动全区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迈进优质均衡。
在智慧教学课堂改革方面,全面推进智慧课堂、智慧体育、智慧心育等新型教与学模式,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创新开展智慧课堂模式探索,推进学科核心素养落地。如“三段十环”课堂教学模式、“大数据精准教学”,智慧教学模式百花齐放。在学情分析课堂上,通过学业数据采集与精准教学形成区域、学校、班级、个人等各级别智能分析报告,帮助教师快速定位问题,形成课程标准引领下的“教-学-评”一致的学情分析课堂格局。
高密市
数字化转型助力教学减负增效
高密市于2023年启动教育基础设施能力提升项目(一期),按照“1+1+N”总体模式建设,推动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
以山师高密朝阳实验学校为例,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应用,教师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数字化办公系统让文件传输、课程安排、学生管理等工作变得高效且有序。备课时,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库,快速找到适合的教学素材,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教研时,数字化教研平台为教师提供跨时空的交流途径,让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教师能够随时分享教学经验,共同提升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