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算法到育人,AI时代的教育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5.05.28
2023年5月,教育部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提出推进数字化赋能教学质量提升,充分利用数字化赋能基础教育,推动数字化在拓展教学时空、共享优质资源、优化课程内容与教学过程、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精准开展教学评价等方面广泛应用,促进教学更好地适应知识创新、素养形成发展等新要求,构建数字化背景下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助力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中关村三小以"国家战略需求"和"课堂真实痛点"为切入点,构建了AI赋能的"备教学评"一体化创新体系。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主阵地,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课堂教学的数字化转型带来了新契机。目前,AI能够即时捕捉、感知并分析学生的学习状态,从而对课堂进行大规模、精细化的数据分析与评价。AI工具的加入赋予了传统课堂“超能力”,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插上了“智慧翅膀”。
AI赋能课堂“智变”,三小的实践与突破
当智慧课堂遇上智能算法,三年级的高晶晶老师以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Unit 2 How do we describe things?》为题,为大家带来一场颠覆传统的课堂新模式的英语课堂。高老师通过使用单词PK、朗读对话、趣味配音等互动工具,使小小的答题器实现师生双向互动,学生专注度、参与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更“给力”了。一方面,和传统课堂相比,教师下发的任务能够覆盖到所有学生,Al+大数据即时评测和精准反馈也能指导教师精准教学;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专注度、任务完成度等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也能够基于多元的评价分析报告自我反思与改进,对于教学目标的完成十分有利。利用AI Clicker实时捕捉学生发音数据,打破"哑巴英语"困境;借助AI评课系统多维分析课堂数据,推动教学科学优
五年级英语课堂的示范教学中,王雪老师以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 《Unit 5 Lesson 2 A Trip in Beijing》展现出AI赋能课堂的无限可能。将普通教室化身智能听说教室,课前使用单词PK复习巩固已学的知识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中王老师通过使用朗读短语、朗读对话等互动工具,教师可快速掌握班级整体学情及每个人的练习情况,针对性调整教学重难点,实现精准教学。课后使用自由表述功能针对本堂课所学自主组织语言,更贴近真实交流场景。多样化的互动形式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助力调动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三年级鲁凤翎老师的创新实践更彰显技术的深度,鲁老师以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Unit 2 How do we show our feelings?》为题。每个学生配备智能语音答题器,通过听后选择、趣味配音、随机、抢答等互动工具,让老师发现并关注学生听、读能力,实时对学生的语音、语调进行纠错改进,逐步提高。鲁老师现场展示的"智能纠错-精准强化-个性提升"教学闭环,展现了“数据驱动”“人机协同”下
核心素养培育的新型教学模式。这种"全场景数据+即时反馈"的智慧课堂,正在重新定义语言学习的可能性。
中关村三小正以其"技术赋能,育人为本"的实践哲学,构建人机协同的教育新样态。借助AI听说课堂,聚焦于“教师、学生、平台”三大要素,围绕“以学习目标为导向、以精准测练为关键、以能力提升为目标”三大核心,在英语听说教学方面形成了贯穿“快速备课、互动学练、精准测评”教学全过程的“教学+测评+训练”三位一体的英语听说课堂教学模式。
作为教育科技融合的行业标杆,中关村三小期待与更多教育同仁携手,共同探索AI时代的教育创新之路。学校将持续开放实践成果,分享"教学评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在这里,我们见证的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教育本质的回归——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科技的赋能下,绽放独特的生命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