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再次获得CELTSC“标准工作优秀奖”,持续引领行业标准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5.11.21

11月15日至16日,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教育技术分技术委员会暨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以下简称CELTSC)在海南省三亚市召开“2025下半年全体会议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大会”。会议期间,CELTSC为表彰在教育信息化标准研究及推广应用中表现突出、具有重要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评选出多项重要奖项。其中,科大讯飞获得“标准工作优秀奖”(单位委员),科大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标准化工程师桑宇霞获得“标准工作优秀奖”(个人),这也是科大讯飞连续两年获得该奖项,其在教育信息化标准研制与推广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受到了CELTSC的权威认可和表彰。



同时,科大讯飞围绕《教师数字素养》和《大屏幕交互智能教学终端通用要求》两项教育行业标准,积极推动标准的实践应用与推广工作。凭借在教育信息化标准落地及创新实践方面的突出成效,科大讯飞相关案例获得CELTSC的高度认可:


其中,有三项案例获得“标准应用优秀案例”。第一项是由科大讯飞大课堂产线主导实施的《讯飞星火智慧黑板:从板书工具升级为教师AI助手》应用案例该案例中的讯飞星火智慧黑板,又名科大讯飞AI黑板,从“健康、书写、教学、公平”等多个维度,交出了“好黑板”的标准答案。此次从全国众多案例中突围,本质是对其技术上严格遵循行业标准、教育场景中坚守教学本质的双重肯定;第二项是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的《宜昌市夷陵中学——数据驱动·精准育人:基于教师数字素养的“三位一体”智慧教学实践案例》,该校深度应用科大讯飞技术与解决方案,形成了基于教师数字素养的“三位一体”智慧教学模式;第三项是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信息中心打造的《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长宁整区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践探索》应用案例,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该中心依托科大讯飞的基座与评价产品,开展了长宁区整体教师数字素养提升实践。



此外,由诸暨市教育体育局申报、科大讯飞提供技术支持的《作业数字化改革与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的区域实践》应用案例,被评为“标准应用典型案例”。



具体而言,在《教师数字素养》标准实践中,科大讯飞以AI赋能教学全流程,依托智慧课堂、智能批改、学情诊断与分析等核心产品,构建了覆盖备课、授课、作业与评估的一体化智能教学体系。在湖北宜昌夷陵中学,教师借助精准教学系统为每位学生推送个性化学习内容,实施分层指导,实现学业数据在“教-学-评”环节的贯通闭环,形成“三位一体”智慧教学模式;上海长宁区教育学院信息中心通过构建“标准+个性”基座、创新“学-赛-创-用”模式、深化“人机协同”教学实践、建立“共建共享”机制以及构建“教师画像”系统等路径,全方位提升教师数字素养,赋能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诸暨市教育体育局则通过管理机制创新、数字资源开发与教师研修培训,支撑教学应用创新和教师专业成长,以数据驱动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个性化学习体验,有效提升教育质量与效率。这些典型实践助力教师增强数据意识、技术素养与创新教学能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教师数字素养发展路径。


在《大屏幕交互智能教学终端通用要求》标准实践中,科大讯飞AI黑板以全新升级的深度推理大模型讯飞星火X1.5为核心,全面实现“软硬件标准化+教学智能化”的深度融合。科大讯飞AI黑板一方面通过全球首款“圆偏振自然光护眼大屏”和“24通道AI喇叭阵列”等技术实现全教室无死角视听均衡,守护学生的视听健康;另一方面搭载AI数字化板书、AI全景虚拟人、AI多模态实录与分析系统等功能,显著提升了课堂趣味性与教学效率,更好地启发学生思维,助力教师专业成长。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科大讯飞AI黑板实现从工具到“同窗”的进化,推动课堂教学从“单向传授”迈向“师生共鸣”。目前,科大讯飞AI黑板系列产品已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应用,助力教育信息化从“工具辅助”向“教学赋能”转变,为促进教育公平与质量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一直以来,科大讯飞深度参与教育信息化相关标准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围绕教育大模型、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移动学习终端、智慧黑板/AI黑板等标准主题,牵头《教学应用系统质量技术要求》《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系统 第1部分:基本要求》《教育大模型 接口规范》等多项标准的预研究工作,助力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的持续完善,促进行业走向高质量发展。此次的获奖与案例入选,充分体现了科大讯飞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创新实践成果和行业引领地位,也再次验证了公司在标准建设与推广方面的卓越实力和影响力。


未来,科大讯飞将继续秉持创新、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持续深化“人工智能+教育”的融合创新实践,积极参与教育标准研制与行业交流,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产品与服务的专业水准,同时以教育标准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为广大师生和教育机构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信息化产品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