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期末“成绩单”,见证每一次成长

发布时间2024.07.01



在教育的历史长河中,我们习惯于用分数来论定成绩,用等级来衡量优劣。然而,在个性化成长的道路上,每一朵花都在悄然绽放不一样的精彩。这个期末,一份不一样的“成绩单”——《我的成长手册》,用过程性评价记录每个孩子更多的成长瞬间。

“回老家,帮姥姥给地里除草,农民伯伯真辛苦,我们要珍惜粮食。”“帮妈妈扫地、拖地,又累又开心。”在“五月校园乐,劳动少年强”活动中,三角湖小学的学生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记录下劳动的瞬间和感悟,收获了劳动小能手、劳动小达人等多枚奖章。

图片

过程有记录,结果有反馈,行动有激励……武汉经开区三角湖小学引入五育学生评价系统,实现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并拓展评价主体,让家长、同学都能参与,教师不再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分数也不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让每一名学生都可以拥有一份自己的“伴随式”成长手册。

图片

这并不是个例,越来越多的学校将智能技术与教育评价融合创新,变革教育评价模式,取得了可见的成绩。


图片

AI赋能 让不一样的成绩单成为可能

在合肥市师范附属小学,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构建了360°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在完成基本的量性、总结性评价的同时,强化质性的过程性评价,将德、智、体、美、劳“五育教育”的评价用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方式展示出来,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客观地了解自己,也加强了家长参与评价的积极性。

这所学校又是如何开展的?

利用五育学生评价系统,学校日常通过教师端、学生端、家长端采集学生在校内外不同场景中的过程性数据,让多元评价方式有机融合。比如,在教师端,教师及时评价学生课堂表现,从而实现学情的准确掌握和评价的及时录入;在各类社团、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发放相应奖章,实现数据实时采集;测评数据融合互通,学生每学期的绿色评价、体测、艺术素养考评、心理测评等数据都能同步,呈现在学生的个人成长手册中;日常表现通过移动端也可以随时抓取,真正实现校园所见,皆可录入。在家长端,家长可以通过手机APP上传学生在社会实践、各类比赛活动中的证书、图片、视频等,丰富过程性评价数据。

采集了数据怎么用?

学校管理者可以通过校级评价报告,直观了解学校的五育评价发展情况。在他们看来“数据要服务于学校管理,服务于师生发展。”

班主任也可以通过年级报告、班级报告、学生报告,了解班级活动参与情况、完成情况,以及学生的学分及奖章获得情况。在他们看来,“每到学期末,写学期总结、学生评价都有了更多的事实依据”。

家长通过学生成长手册,不仅能够形成孩子宝贵的成长回忆,还能将家庭与学校育人目标对齐,实现家校共育。在他们看来,“一本册子,记录了孩子一学期的很多个瞬间,可见成长;五育雷达图,可以轻松了解孩子的优势和薄弱项,清晰发展目标。”

图片

图片

创新形式,让评价转化为成长的新动能

更科学、更全面的学生评价,为教育管理、个性化辅导及家校共育提供了依据,如何进一步以评促学,引导学生更积极、更主动地参与到评价中?

在西宁市小桥大街小学,橙色的“心愿兑换柜”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每天都会有学生结伴而来,看一看心仪的奖品,算一算还差多少个奖章,讨论一下怎么得到。

图片

在推进学生评价改革的过程中,小桥大街小学以信息化为依托,建设了阳光少年教育大数据综合素质学生评价系统,实现了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过程、全要素的评价,并于今年在校园内设立了心愿兑换柜,学生可以将日常获得的成长积分在线下进行自主兑换,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断增强,还减少了老师的工作量。

现在心愿兑换柜已然成为学生们的“圆梦人”。兑换柜里琳琅满目的奖品让学生爱不释手。期末前一周,四年级6个班的奖品兑换就已经达到了165个,其中绘画套装和笔等备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