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交流研讨活动在成都举办

发布时间2025.07.21

为进一步推动“央馆人工智能课程”深化应用,7月1-2日,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在成都市举办“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交流研讨活动。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副主任肖航,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委员,四川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冯永刚,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唐敏出席活动并讲话。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学科教育处编审黄旭光主持活动。




肖航同志介绍了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工作的进展情况,强调了“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工作对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开展与普及的重要作用,并进一步指出:各地各校应顺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继续深入推动“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


一要强化政策引领,落实“央馆人工智能课程”高质量的常态化应用。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等文件要求,注重提升课程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实现学生培养从知识教育到素养教育的转变。


二要坚持统筹协调,推进“央馆人工智能课程”有组织的规模化应用。统筹协调电教、教研、装备、技术、师训等多方面力量,精心谋划、出台多种政策措施;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指导与交流研讨活动。


三要注重成果提炼,充分发挥“央馆人工智能课程”引领辐射作用。各地各校要加强成果提炼,展示区域、学校、教师等更多层次、更多样化的生动实践,为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全面普及贡献更大力量。


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中央电化教育馆)

副主任肖航讲话


冯永刚同志指出,近年来四川省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教育发展,积极对接“央馆人工智能课程”,在课程建设、师资培训、资源整合、应用推广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一是依托“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将“央馆人工智能课程”纳入区域特色课程体系;二是通过“AI+教育”创新项目,支持中小学开展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三是联合高校、企业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生态,引入央馆课程标准和优质资源,为人工智能课程的规模化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中共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委员,四川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冯永刚致辞


唐敏同志指出,近年来,成都市积极响应国家对于人工智能教育的战略布局,探索 AI 教育创新应用路径。自2022年起,成都市先后有9 个县(市、区)、61 所学校启动实施“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工作,从组织体系、课程体系、师培体系、推进体系、活动体系等方面多维发力,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理解与应用能力,激发了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长唐敏致辞


西北师范大学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郭绍青教授和信息技术行业专家王士进分别作题为《人工智能通识教育实施路径》和《大模型最新技术进展及典型教育应用》的专家讲座。郭教授认为,未来人工智能素养培养将趋于社会化和综合化,并逐步形成以人工智能教育为核心,STEAM教育、创客教育、编程教育、机器人教育交叉融合的智能创新教育课程体系,进一步构建出科技创新教育云智能课程服务生态。王士进指出,通用人工智能将深刻影响未来的教育,打造中国版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以教育大模型赋能教育教学变革实践,是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关键路径。


西北师范大学智能教育研究院院长郭绍青教授作专家讲座

左右滑动图片查看更多

信息技术行业专家王士进作专家讲座

左右滑动图片查看更多


在应用经验分享环节,14个县(市、区)、17所学校聚焦“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进行了经验分享,有效促进了各地各校创新机制与典型实践的互学互鉴;在教师培训环节,分设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分会场,通过课例分享、专家点评、理论与实操培训等内容,极大提升了授课教师“央馆人工智能课程”人工智能素养和课程实施能力。


应用经验分享环节

左右滑动图片查看更多

教师培训环节

左右滑动图片查看更多


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有关省级电教部门负责同志、区域及学校代表逾400人参加线下活动,21万余人次在线参与。




编| 周小燕

责编| 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