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机协同的教育模式,从一块黑板开始
发布时间2025.10.15
在浙江诸暨市暨北小学的数学课堂上,孩子们争相上台在大屏上画图讲解,教室里的AI黑板自动捕捉着每个孩子的思考轨迹,这种教学变化正从一块会“思考”的黑板开始……

浙江诸暨市暨北小学教师正在使用AI黑板
日前,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这场发生在课堂里的变化提供了政策注解。
具体来看,《意见》明确了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提出到2027年实现“人工智能与6大重点领域广泛深度融合,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应用普及率超70%”的具体目标。其中,“创新智能学伴、智能教师等人机协同教育教学新模式”成为教育智能化推进的关键着力点。
深耕教育领域二十余载,科大讯飞从课堂中一块会“思考”的AI黑板出发,通过技术创新与真实教学场景的深度融合,为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公平化推进提供可落地的解决方案,推动AI黑板蝶变为“懂教育、更懂你”的“AI同窗”。

跃迁:从“工具”到“助手”
在教学场景中,黑板是知识传递、思维启迪和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
时间的指针拨回去年10月,科大讯飞在昆明发布搭载最新讯飞星火大模型的新一代AI黑板,带来人机共育教学新体验。此次发布的产品是星火智慧黑板2.0的全新升级,不仅推出首款107寸大屏,还搭载了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联合发布的“基于‘问题链’的数学教师助手”。

科大讯飞AI黑板,围绕教育教学“公平性、高效性、智慧性、安全性”构建标准,通过AI感知-决策-服务闭环,实现从被动输出向主动服务、从人机交互向人机共生跃迁,让黑板从板书工具跃迁成为教学AI助手。

“懂你”:从“窗”到“同窗”
黑板,原本是教师传递知识的窗口。当AI技术融入其中,它更具智慧,并成为能够参与教学过程的“数字同窗”——陪伴师生共同学习、思考和成长。
“同窗”一词,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一起读书、互相帮助的学伴关系。科大讯飞将这一理念融入AI黑板的设计中,使其不仅是教学工具,更成为有温度、能互动的课堂伙伴。它既指现实中共同学习的师生,也象征数字化时代人与AI协作的新型教学关系。
这一思路,也与国家《意见》中提倡的“创新人机协同教育教学新模式”高度契合。
2025年10月24日,科大讯飞将在青岛发布全新一代AI黑板。硬件全面升级,不仅让学生看得清、听得清,更守护他们的视听健康;学科工具更加高效,立体图形“跃然屏上”;隔空手势操作、远程语音控制,多模态人机交互更便捷,更懂师生所想;全新虚拟人深度融合教学场景,跨学科互动更好地启发学生思维;课堂分析能力再进阶,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新一代AI黑板,以高度互动、人机协同的方式,成为课堂中默默支持、无处不在的“AI同窗”,推动教学从简单的“人机交互”迈向更深层次的“人机共生”。
科大讯飞正以AI黑板为起点,系统推进人工智能与教育全要素的融合,让技术真正服务于教学的本质——理解、启发与成长。

实践:AI黑板应用遍地开花
随着《意见》的贯彻落实,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正在全国范围内加速推进。从政策引导到课堂落地,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已不再停留在概念层面。

从北国边陲到江南小镇,从城镇到乡村,科大讯飞AI黑板系列产品已覆盖全国33个省级行政区、1400余个县区。
在中国科大附中高新中学,AI黑板化身“课堂观察员”,无感记录教学全过程,并在课后十分钟内生成多维报告——从课堂热力图到思维导图,从目标达成度到互动分析,构建出真实可感的“教学数字镜像”。

中国科大附中高新中学教师正在使用AI黑板
在广西凭祥卡凤小学,语文老师朱敏用一句“请帮我搜索《狼牙山五壮士》的教学视频”,AI黑板便瞬间调出十余条资源。“一个语音指令,智能搜索课程图片、视频资源,高效便捷。”她说。
在河南濮阳县第五中学,数学老师王蕊轻点AI黑板,图形随之变幻,公式动态演绎,原本抽象的数学概念“活”了起来。学生们惊叹:“看,图形在动!”

河南濮阳县第五中学教师正在使用AI黑板
“当正方体被斜切过时,截面形状到底是什么图形?”在株洲外国语学校,数学老师在AI黑板上轻触三维几何模块,一个棱角分明的正方体随即悬浮于屏幕中央。指尖在黑板上划过 A、B、C 三个顶点,斜切截面瞬间生成,多边形轮廓与内部结构清晰呈现,复杂的空间几何概念化作直观的动态演示。
AI不是替代,而是解放教育教学生产力,帮助师生更好成长,最终实现师生与AI同窗,共同成长。
10月24日
科大讯飞“同窗——懂你的AI黑板”新品发布会
即将在青岛举办
诚挚邀请所有教育同行者莅临现场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刻报名
山海有约,与AI同窗
我们不见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