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讯飞:用“懂你的AI”,助力构建民办教育新生态

发布时间2025.11.08

11月7日,以“潮起瓯江・数智未来”为主题的中国民办教育西湖论坛在温州翔宇中学顺利举办。活动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民办教育举办者、管理者、研究者以及服务商等600余位各界人士,围绕人工智能、教育改革、招生创新等核心议题,共同探讨数智时代背景下民办教育转型突破的新方向与新路径。



科大讯飞携“AI+教育”全场景解决方案深度参与,通过主题报告、圆桌对话、课堂观摩、产品展示等多元形式,与教育同仁共享实践成果、共话转型方向,为民办教育数智化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图片

AI引擎:破解民办教育的困境


在主论坛上,科大讯飞大课堂产线副总经理郭红杰以《AI学伴:重塑学习新模式,构建民办教育新生态”》为题作主题报告。她指出当前民办教育面临的“三大困境”:师资成本高、课程同质化严重、办学效益增长乏力,并强调,破解这些难题的关键在于推动“教育操作系统的彻底升级”,而AI正是实现这一变革的核心引擎。



郭红杰进一步介绍,科大讯飞基于源头技术的系统性创新,构建“懂你的AI”能力:赋能教师,将其从备课、批改等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专注于因材施教;助力学生,将个性化学习从理念转化为千人千策的精准实践;服务学校,依托数据驱动实现精准运营与资源优化,从而有效提升办学效益。


11月6日,在第八届世界声博会暨2025科大讯飞全球1024开发者节发布会上,科大讯飞正式发布星火X1.5。基于该模型,科大讯飞在硬件上通过星火智能批阅机与星火教师助手,实现了从作业精细批改到课堂因材施教的“小时级闭环”,引领教学范式变革。 


目前,讯飞智慧教育产品已落地全国5万余所学校,服务超过1.3亿师生。这些扎实的规模化应用成果,充分验证了AI作为民办教育数字化转型核心动力的可行路径与实用价值。


图片

圆桌共议:AI赋能路径与落地实践


在“从‘活下来’到‘活得好’:民办学校突围的路径与创新”圆桌论坛上,科大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主任关东与多位教育界嘉宾展开深度对话。他指出,当前民办学校在推进AI融合过程中普遍面临四大挑战:投入产出比难以量化、人才与组织存在断层、传统教学模式亟待转型、差异化竞争优势尚未形成。



围绕数字化赋能的具体路径,关东提出三大关键方向:一是推进人机共育,让AI成为教师教学的得力助手,实现减负增效;二是深化校企合作,促进教育实践与技术研发深度融合;三是鼓励学校结合自身优势,在人工智能、艺术、体育等方向形成办学特色,构建具有辨识度的教育品牌。


关东认为,“人工智能不是教育的颠覆者,而是强大的赋能者。未来不属于AI,而是属于掌握AI的新人类。”他呼吁全国民办教育同仁把握智慧教育发展机遇,以人机协同、特色发展的思路,共同推进教育生态的转型升级。

图片

课堂实景:人机协同重塑教学样态


活动期间,温州翔宇中学展示了两节智慧课堂观摩课,生动呈现了人机协同在教学中的深度融合,为参会者带来可感、可借鉴的实践案例。


在物理课《热力学第一定律》教学中,徐猛老师依托数据驱动构建了精准教学闭环。课前,通过智慧课堂平台发布预习任务并完成学情诊断,精准定位知识薄弱环节;课中,系统讲解气态变化规律后,依托随堂测验实时生成学习分析报告,并依据反馈数据开展针对性讲解;课外拓展环节,学生借助AI黑板与虚拟科学家“焦耳”展开跨时空对话,围绕热质说、热动说等议题进行探讨,在沉浸式互动中深化对热力学本质的理解。



郝加祥老师的历史课《近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同样精彩纷呈。课程以“溯源-体验-反思-畅想”为核心脉络:在导入环节,运用AI圈画功能生动拆解城市化概念;“溯源”部分,借助智慧课堂抢答功能,引导学生分析史料图像,梳理世界城市化的演进脉络;“体验”环节中,郝老师一键发起“从城市规划角度,给政府提建议”的互动议题,学生踊跃参与讨论、上传见解,全班观点实时呈现于屏幕,有效激发思维碰撞。最后,他通过对核心观点的词云提炼,清晰凝练地总结了课程内容。



此外,活动期间,设立在论坛主会场的科大讯飞“AI+教育”产品展区热度持续不减。展区聚焦AI黑板、AI精准教学、AI英语听说、AI科学教育、AI创新教育、AI智慧体育等核心教学场景,全方位呈现了讯飞智慧教育产品矩阵,吸引了大量参会者驻足体验,产品的实用价值与落地能力受到广泛关注与认可。



此次论坛为民办教育的数智化转型提供了新视角与新路径。面向未来,科大讯飞将继续秉持开放协作的理念,深耕教学核心场景,迭代更智能、更懂教育的产品与解决方案,与全国民办教育同仁并肩前行,共同构建一个更加高效、更具温度的教育新生态。


*文中数据源于实际应用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