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盛京小学:老校奏响智慧教育新乐章
发布时间2024.10.23
轻触屏幕,复杂的几何图形立马旋转、展开在学生眼前;戴上智能设备,体育课上就能实时监测学生身体和运动情况,为科学的训练提供依据;不同校区老师一起,通过教研平台线上共同开展研修、备课……这是沈阳市盛京小学充分发挥数字化优势,落实“智慧校园”建设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乘着教育信息化的“东风”,这所老校以崭新的姿态,奏响了智慧教育的新乐章。
奏响信息化旋律
沈阳市盛京小学始建于1686年,校名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变更,直到2015年8月,最终正式更名为沈阳市盛京小学。
对于一所老校而言,盛京小学的每一次改革和进步都如同一场接力赛。作为沈阳市首批智慧教育示范校,盛京小学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全面部署了智慧课堂、智慧体育、智慧书法、人工智能创新教育等智慧化教学与管理工具,打好硬件建设基石。
其次,学校全面构架以“一个中心,两种应用场景,五项特色应用举措”为特征的智慧教育体系:一个中心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两种应用场景分别为“线上”和“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五项特色应用举措分别为:精准教学模式探索、学生作业个性化辅导、AI智慧教研、校本资源库建设、科学精准评价体系构建。经过一年多的深入实践,学校在智慧赋能五育、智慧教学、教研、资源建设等方面探索出具有学校特色的实施路径及方法,实现了学校发展的新态势。
新技术带来新变化
程斯婕是五年级的语文和数学老师,聊起智慧课堂带来的改变,她感叹:“智慧课堂在老师和学生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实现师生双边互动,打破了传统单向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为例,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上课前,程斯婕将智慧课堂中的资源包提前推送给学生端,并引导学生使用资源包进行操作。通过动画中的“移和转”,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从而计算出面积。“这种方法既有趣味性,又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程斯婕说。
在智慧课堂的引领下,盛京小学积极探索创新,还成功打造出“三段双线融合”智慧教学模式,三段:即课前、课中、课后,双线:即教师“精准化、差异化的教”与学生“个性化、合作化的学”相结合,实现在线学习、在线教学、在线互动等功能。我们遵循师生双边互动的原则,以大数据应用实现精准教、学、练、测、评,形成了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精准学、课后拓展学为特征的教学样态。
在这个模式下,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加频繁,教学相长的氛围更加浓厚。同时,该模式也为学校的数字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集体研修,提升素养
开学伊始,一场线上教研在盛京和草仓两个校区之间展开。各年级教师从课前备课、情境创设到环节流程、课件应用、板书、作业设计等各方面进行研讨交流,以取长补短;同时,通过分享课件、设计多样化的实践作业等方式,共同提高授课质量。
“线上集备和资源共享让我这个教育战线的新兵,教学有路可循,资源信手可得,省时高效地做好了充分的授课准备。”新手教师付瑜表示。
“我校有两个校区,以往传统的教研因为路途稍微有点远,老师路上来回往返路上就得将近一节课的时间。”沈阳市盛京小学张丽娟书记坦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校依托科大讯飞AI教研平台,构建集团“大教研”新模式,聚焦“个人精研、集体共研、教学实践、完善整理”四个环节,常态化开展跨校区线上教研。其中,集体共研环节坚持“三定三全三统一”原则:三定,即定时间、定学科、定中心发言人;三全,即全部学科、全体教师、全程参与;三统一,即统一教研流程、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环节。以此打破空间界限,异地互通互联,创建群体智慧,达到资源共享、携手共进、互补共生。
如此一来,老师们不再受传统备课方式的时空限制,极大地提高了参与便捷度,进一步提升了集体备课的实效性,也形成了校区协同、共教共研的良好生态。
教育数字化是缩小教育差距、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未来,沈阳市盛京小学将继续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发挥引领作用,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