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阳一中:创新教学模式,让每个孩子学有所长
发布时间2024.12.16
走进嵩阳一中,校园里盛开的鲜花与长廊上正在展出的学生艺术作品相映成趣。扎染、剪纸、泥塑、水彩……既有对太空的无限畅想,也有对云南民俗的趣味描绘,科技与传统在这里交汇。这是学校核心素养教育的一个缩影,也是学校教学改革的成果体现。
“‘关爱孩子、理解孩子、激励孩子’是我们的教育主线,希望每个孩子初中三年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恰逢招录时期,王芳副校长送别一届初三学生和热情的家长,又开始忙碌着迎接新一届的初一同学。
“让每个孩子初中三年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这个质朴的愿景背后是学校数十年的探索与实践。
深化“5+3”教学模式,为课堂提质增效
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如何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基于教育管理理念的更新和学科教研的无数次打磨,嵩阳一中总结出了“5+3”课堂清单。“5+3”即导、学、展、测、评、练、改、思,通过优化课堂结构,提升课堂效率。
丁鸿哲老师是学校的教科室主任同时也是一名物理老师,他以一节物理课为例介绍了如何开展“5+3”教学。“以‘导’为例,要设置一个情境与课堂知识接轨,比如神舟六号采集月壤返回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动能和高速摩擦的热能,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要让学生理解我们学这个可以用来干什么,才能更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听起来不难,但要为每一节课找到一个合适的且紧跟时事热点的导学内容并不容易。“以前主要通过网络搜索,现在有了智慧课堂,推荐的备课资源很丰富,可以直接调用,内容也很新。”
在丁鸿哲老师看来,智慧课堂带来的不仅仅是便捷。
2022年嵩明县启动“人工智能因材施教示范区项目”,智慧课堂、大数据精准教学、个性化学习手册等智慧教学软硬件产品开始在学校推广应用。丁老师率先感受到了“人工智能+”的更多可能。教师平板不够,他就先在学校机房里登录智慧课堂系统研究,一进机房三小时起步。“里面的资源太丰富了,很多学科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抽象知识的产生,不再是靠口头描述。这对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非常重要。”
在探索应用的过程中,丁老师也不断细化着“5+3”课堂清单,将智慧课堂与学科教学进行深度融合。“以‘展’为例,我们现在要求展示学生能达到50%。一个班50个学生,一半要有25个学生,这在没有智慧课堂的前提下是不可能实现的。”通过智慧课堂,老师可以一键发布练习题让学生同步作答,检测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也可以通过“抢答”“随机点人”“学生讲”等等互动小工具让更多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参与从点对点转变为点对面,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过程中,不然很多学生上课可能就像看电影一样,一节课恍恍惚惚就过去了。”在‘测’‘评’环节中也是如此,“一节课的教学效果评估一直是难点,但通过智慧课堂、大数据精准教学可以把提前备好的习题当堂发给学生测试,学生做完,老师根据大数据统计的学情分析就能当堂讲评。这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效率。”
万事开头难,刚开始很多老师都会有抵触心理。既有的教学模式已经相当成熟,要改变他们的教学模式,打破他们已有的教学风格实属不易。
“时代都是往前的,科技也是往前的,老师的教学手段也要往前面走。”通过数次的应用培训和集体教研,越来越多的老师根据课堂教学清单的要求尝试起来。“除了日常每周的学科教研,在学期前一周,我们还要专门组织大家通过智慧课堂开展集体备课。”看得见的效率提升,让新技术被越来越的老师接受。
“一核五翼”核心素养课,让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低头是工作,抬头是自己曾经的梦想”。物理课外,丁鸿哲老师也是一位“斜杠青年”,爱好演讲、朗诵,一有机会就参加各类比赛,也“顺便”考了很多专业证书。如今带着学生到处参加比赛的他也没想到自己的爱好竟然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为推进学生能力培养全面化,嵩阳一中设置了“一核五翼”核心素养课程。其中“一核”指核心素养,“五翼”则指艺术、体育、科技、语言、智力等五类,涵盖近30门课程,让每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进行选课。钢琴、书法、羽毛球、电脑编程……有着专业技能的老师们纷纷认领课程,丁老师也当仁不让认领了语言类的播音主持课。
由于专业师资不足,学校还邀请了一些非物质传承人参与授课。“现在学校里的艺术展就是学生们的学期成果展。蜡染的布,水彩的云南民俗瓦猫,还有服装设计等等。我的学生最近参加央广网的‘诗意中国’也取得不错的成绩。”丁老师自豪地说道。
在嵩阳一中,学生在初中三年能收获什么,也许是一张昆明一中的录取通知书,也许是一颗求知探索的种子,也或许是勇于逐梦的坚韧,不可否认的是他们正在这片土地上拔节生长,这正是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