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在答卷 | 蚌埠市五河县:“皖北水乡”的数字转型

发布时间2024.12.19

五河县又名虹城,因淮、浍、漴、潼、沱五水于境内汇聚而得名,走近五河,水在城中,城在水间,也因此得名“皖北水乡”。

如水一样对这座县城至关重要的是跨越900余年依然不减的教育追求,“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好”,是每个五河教育工作者刻在心中的理念。为了推进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近年来,五河县以智慧学校建设为抓手,探索人工智能技术与教学融合新路径,推进区域教育转型升级。


五育并举,放飞孩子们的想象力

“大家好,我叫小飞智能机器人。欢迎您来到学校!”这段欢迎词是五河县新城实验学校小创客们编辑的一段程序,只见他们轻触“平板”,机器人就根据指令进行了如上的语音对话。

如今,在学校的创客教室里,类似的场景正常态化发生。讨论、搭建、编程……小创客们自己动手,尝试着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任课老师许曼莉感叹:“以前我们是叠纸飞机、做泥巴人,而现在的孩子,却能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力,创造出有‘生命力’的机器人。”

图片

自2020年以来,五河县新城实验学校开设人工智能创新教育课程,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学素养,融合了科学、艺术、数学等多学科知识的创客教育,充分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应用能力,这远比单纯课上听讲有趣得多。

“为什么刷脸就能解锁手机?”“为什么机器人能帮人类扫地?”“为什么Siri能听懂我的话?”每次上课前,许曼莉老师用几个问题,就能快速打开学生的话匣子,现实生活中的科技应用,背后都有一套底层逻辑,这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小创客们在了解原理的基础上,都想亲手试一试,做一个与众不同的机器人。

器材搭建、信息录入、编程指令创意组合、系统数据库对比……创客教室里,他们合作学习,分工明确,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超强的动手能力常常令许曼莉惊叹不已。“有时候,学生们自己参照着书本,在没有老师的帮助下,就把一个机器人搭建起来了。”

过程中,学生们还常常会加入自己的创意想法,让机器人看起来更加炫酷,如让小飞机器人按照特定的路线来行走;让自动锄草机在锄草的同时喷水;让阅读机器人按照不同音色、音调来朗读文字……

图片

学校负责人表示,新时代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由传统教育模式向素质教育模式的转变,已经成为每个学校发展的必答题。作为蚌埠市智慧学校建设基地校,五河县新城实验学校探索人工智能创新教育,逐渐搭建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不仅如此,学校还以智慧课堂等教学工具为抓手,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切实助力师生减负增效。


创新课堂,打开教学的无限可能

老师手拿教师机讲课,在上面任意地书写、标注以及推演,都能同步投射到教室的大屏上;学生带着学生机听课,从系统里获取老师及时分享的资源,参与课堂,并实现师生、生生的高效互动。

图片

在五河二中,智能终端已经成为老师们日常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大帮手。课前,学校创新传统备课模式,由学科组教师轮当备课组长。教师们自选课题,在系统上搜索资源并下载,将丰富的网络资源与教材整合,编制好的课件一键共享,同年级同学科教师可随时调用参考,减轻备课压力。 

课堂测试时,通过当场检测、午间检测以及课后延时检测,老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情。老师们提前从文档资源库或学生作业库中选择对应知识点的小练习,进行定点、定时发送,收集学生上传的作业后,系统即可生成检测报告,帮助教师“有的放矢”。 

课堂互动环节,通过智能终端的同步互动,抢答、随机、分组讨论、作业互赏互评、点赞等功能,老师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合作学习变得既简单又有趣。 

“智慧课堂里,学生们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学校地理骨干老师郁家级表示,“上天入地”“穿越时空”,通过智慧课堂,可以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并实时链接到课外的图片、微课以及相关素材,快速进行知识的拓展与衍生,增加课堂容量。

此外,为了深化各校应用实践,五河县创新“一建三督一护”工作措施,从优化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支撑环境出发,夯实智慧学校建设;此外,发挥班级小助手、学校领导小组、县教体局监督作用,保驾护航;后期,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巡检、提升后勤保障,为智慧教育产品“体检”。目前,智慧课堂已在全县学校形成常态化应用。

数字时代,未来已来,五河县将不断深化智慧教育实践,多措并举深入探索智慧教学及管理模式创新,逐步形成“智校、智课、智学”的智慧教育新生态,着力打造县域教育高地。通过智慧赋能,推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