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山市“数字赋能学与教”主题研讨活动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5.03.31
3月26日,由中山市教师发展中心、中山火炬开发区宣传办(教体文旅局)联合主办,中山纪念中学火炬一中承办的2025年中山市“数字赋能学与教”主题研讨活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技术赋能课堂、数据精准育人”为核心议题,吸引了全市教育系统代表、教研专家及教师代表30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的教学创新与实践。
开幕式上,中山市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欢桐在致辞中阐述了教育数字化的重要意义。他表示:“教育数字化不仅是技术层面的革新,更是教育理念和模式的深刻变革。通过构建智能化教育环境,我们能够开辟教育发展的新赛道,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他强调,推进教育现代化必须抓住数字化这个关键突破口,以技术创新带动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作为省级“数字赋能学与教”实验校,火炬一中在数字教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通过引入数智作业本等智能教学工具,实现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精准诊断,有效精简作业,提升教学针对性。在随后的教学展示环节,学校教师生动展示了数字化教学的最新成果。
数学课堂打破传统“一刀切”模式,依托数智作业本和大数据精准教学平台,通过知识图谱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精准定位学生薄弱知识点,创新构建“数据驱动三阶教学法”:课前,通过预习案扫描生成学情报告,精准锚定教学重难点。课中,通过智能系统实时分析课前测数据,生成班级知识掌握热力图,动态调整教学重点,针对性指导高频错误点。为实时追踪学习效果,课堂还引入高速扫描仪和AI批改技术,学生完成巩固练习后几分钟内即可完成全班扫描,系统即时输出正确率统计、典型错题对比及个人知识漏洞预警,教师据此实施分层干预。课后,老师基于检测结果智能生成靶向补偿练习,通过间隔重复强化薄弱点,实现数字化教学闭环。
英语教学方面,学校构建了数智化校本作业体系。通过大数据分析学生日常作业和测试数据,备课组设计了“日-周-双周”滚动强化方案,帮助学生重点突破日常作业训练与教学中的薄弱知识点。曾琼老师说:“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教学方式,更改变了我们的教学理念。我们不再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通过技术手段因材施教,让学习更加高效。”在备考阶段,教师可通过数智作业报告和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实时查看每位学生的知识点掌握图谱,精准开展科学训练,使复习更具针对性。
火炬一中副校长柏春菊在分享学校数字化改革实践时介绍道:“我们以‘四阶驱动模型’为抓手,从硬件升级、资源建设到教学实践和生态构建,全面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通过引入科大讯飞数智作业系统等工具,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智能化与个性化。以英语教学为例,智能批改系统能在几分钟内完成作文批改,不仅指出语法错误,还能提供修改建议,使教师批改时间节省约70%,学生反馈关注度提升约50%。未来,我们将重点推进校本工具开发、数字化师资建设和典型案例提炼,真正实现‘技术驱动课堂革新、数据赋能师生发展’的教育新生态。”
活动现场,专家及来宾高度评价火炬开发区教育数字化转型成果,特别肯定了火炬一中的示范作用。作为区域代表学校,火炬一中从智慧学习空间建设到AI技术深度应用,从数据驱动教学到校本资源开发,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数字化教学模式。专家指出,该区在硬件升级和教学创新方面成效显著,尤其在数智作业、个性化学习等领域的实践,不仅提升了教学质量,更为学生创设了高效的学习环境。这些创新成果充分展现了火炬开发区的战略眼光,其数字化转型经验具有重要推广价值,将为中山市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文中数据源于实际应用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