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区培计划”语文骨干教师共探AI赋能教学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11.20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及自治区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推进教师培训提质增效和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切实提升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教师普通话水平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于11月9日至15日举办了2025年广西“区培计划”教师培训改革试点项目——广西市、县语言文字骨干教师专项培训。
活动第六日,广西各市县100名语言文字骨干教师齐聚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天桃校区,参与专项培训活动。本场培训旨在通过课例展示、分享交流、专题讲座等形式,重点呈现人工智能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合应用,助力提升广西壮族自治区小学语言文字骨干教师的普通话教学能力与语言文字应用水平。

课堂观摩:AI融教,诗韵课堂焕新颜
活动伊始,南宁市天桃实验学校天桃校区优秀青年教师黄欣怡借助科大讯飞“AI语文课堂”产品带来《敕勒歌》古诗教学公开课,将传统古诗教学与智能科技深度融合。
课堂上,黄老师将天桃校区“海量阅读”教学特色与“AI语文课堂”的科技赋能相结合,通过学生自由读、AI老师跟读、鹦鹉学舌读等多种形式,搭配AI语文课堂软件与答题器,让课堂流程化繁为简。学生全员踊跃参与,自信朗读、大胆想象,仿佛置身草原情境中,展现出高度投入的学习状态。观课教师直观感受到智能科技为传统诗歌教学带来的创新与变革。

课程研讨:分享互鉴,赋能教学新思维
展示课后,黄欣怡老师以“科技赋能,让古诗课堂‘声’入人心”为题,分享了古诗与AI融合的教学设计思路。她拆解课堂各环节,详细分享了如何使用“AI语文课堂”的教学功能,实现课前预习检测、课中朗读监测、课后表达评估的全流程覆盖,让学生从“读准”向“读好”进阶,教学检测从“抽查”变为“全查”,真正做到“一个也不能少”。这种聚焦核心教学、转变教师角色的模式,既减轻了教师负担,又让学生收获学习成就感,有效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与会教师积极交流心得,纷纷表示深受启发。部分教师认识到AI不仅限于对话功能,更能全面掌握全体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也有教师提出,即便缺乏完备的AI教学条件,也可以借鉴智能教学思维,将重复简单的工作交给AI,教师就能有的放矢,更加聚焦于解决教学重难点;还有教师认为,AI教学是一种创新思维,既能为教师减负、关注每位学生,其应用还可延伸至家校合作等多个领域。

专题讲座:智启未来,解码语文教学新路径
最后,科大讯飞的高级教研员陈云老师带来“人工智能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专题讲座。陈老师凭借深厚的研究积累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从人工智能发展的四次浪潮切入,解析了算法与算力的爆发式增长如何推动AI从“3C”向“3I”转变。她指出,新一代人工智能兼具智能、交互、融合特性,不仅可应用于学生学习产品的精准画像与设计,更能在课堂中为教师提供量化数据支持和及时反馈,助力实现“教学评一体化”。讲座深入浅出、干货满满,为在场教师清晰梳理了AI在语文教育教学中的落地路径。
本次培训在热烈的学习氛围中圆满落下帷幕。教师们带着对AI赋能语文教学的新认识、新思路返回各自岗位,标志着以智能技术推动语言文字教学创新、以数字力量赋能教师专业发展的种子已在八桂大地深深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