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一中:数字化赋能百年老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发布时间2023.09.11




百年老校是宝贵的教育财富。1906年,保定一中的前身保定府官立中学堂成立,几经历史变迁,1949年正式定名为“河北保定一中”。


保定市第一中学紧跟时代变革,走在教育数字化改革实践的道路上。2022年6月,以保定市“因材施教”智慧教育项目为契机,保定一中引入了智慧课堂、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等智慧教育产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水平,以数字化赋能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通过信息化教学产品能够激发学生更多的活力,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人机之间进行多元化、多途径的沟通,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也提高了课堂的活跃度,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保定一中教学副校长苏勇表示。



目前,学校已经铺设了58间智慧课堂教室,提供大量的备授课资源帮助教师高效备授课,增加课堂中师生的交互方式,提升课堂效率。为促进教育信息化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探索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学校开展了集中培训和一对一培训,组织了教学研讨和公开课,以点带面,推动全体老师深度应用智慧教育产品,更新教育观念。此外,学校还先后开展了“智慧先行课”“保定市智慧教育平台揭牌仪式活动”“智慧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活动”“电教馆入校听评课活动”“河北广播电视台探校直播活动”等多种活动,提升师生信息化素养,加快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智慧赋能教师精准教学


狠抓课堂教学,保定一中借助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打造了基于智慧课堂的“3+1+N”多维互动教学模式和大数据精准讲评课教学模式,引领课堂教学变革走向深入。



保定一中教学处主任侯艳东介绍,随着教育大数据、AI、VR等信息化技术逐渐走入教育领域、走进课堂,教育教学表现出教育人本化、信息数字化、教学智能化、教育全面化等特征,数字化建设推动课堂变革,改变了教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模式。利用畅言智慧课堂平台,通过课前、课中、课后多维度数据采集帮助老师精准判断学情,加速了从“凭经验教学”向“凭数据教学”转变。课前预习,侯主任根据学生水平、学习任务的不同进行针对性、多样化学习资料推送;课中互动,利用平台进行随堂检测,系统即时反馈学生作答情况,当堂选择有代表性的共性问题进行讲解,精讲精练,落实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通过真实的生活情境进行导入来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物理组的谢老师说:“在教学当中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强调要学生积极主动的把他在探究中获取的新信息和原有的认知结构连起来,就是在最近发展区更加深入的处理信息,鼓励他们在探究当中去学习。”在市级优质公开课《探究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中,谢老师利用智慧课堂的投票、讨论、视频微课、抢答等工具开展“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将被动学习改变为主动探究。同时,谢老师非常重视探究实验教学,通过灵活运用大数据让学生经历从定性到定量的探究过程,对向心力大小的认知由模糊到清晰,在实验中不断引导提炼科学实验的探究方法。



智慧驱动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不仅是知识学习的主体,更是学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践行者。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近20年教龄的资深教师李老师表示:“优秀的学生有非常强的自律性,能够自己制定好学习计划和安排,并且把自己安排的事儿执行下去。”在日常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同时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前,李老师提前推送章节的预习资料包,驱动学生课前的自主预习;课后,布置每日一练推送到学生的任务清单里,畅言的系统在过程中会督促和监管学生及时完成,完成的情况也一目了然。对于个别学生的薄弱点,李老师会推送微课来给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教学。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非常注重精准突破和针对性的提高。“知道自己掌握了哪些方面,在哪些方面还有所欠缺,然后能针对性解决欠缺的方面,或者是寻求帮助解决这一方面的问题,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谢老师说,利用信息技术能够采集课堂教学、考试、自主学习等场景下的学情数据,智能生成学情诊断报告,帮助学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知识薄弱项,系统也能生成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动态规划学习路径,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保定一中一直秉承“严谨、求实、勤奋、创新”的校训,将持续探索智慧教育产品与教学的融合创新应用,积极推进数字化赋能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赋能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文| 梁阿慧

责编| 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