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三小:当“崇礼尚慧”遇到“五育并举”

发布时间2023.12.04



东莞市茶山镇第三小学地处于有着800年历史的明清古村落——南社村,深厚的历史底蕴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涵养。学校以“礼”“慧”二字开展建设,开拓“以礼育德,以礼立人”的育人思路,创新“以慧育才,以慧立校”的办学策略,实现创办“忠孝”文化特色鲜明、“智慧”思辨师生教学相长、“礼慧”品牌社会公认的办学目标。




崇“礼”尚“慧”的育人目标和品牌文化,是茶山三小实施教育评价改革的一把“标尺”。


“在2018年以前,我们都是手写《学生素质报告手册》,老师写一些简单的评语。”童梅春校长说道,直到2019年学校开始尝试智能化电子档案,开展教育评价的信息化改革探索。“既要信息化、智能化,符合党的教育方针,体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希望能够融入学校丰厚的文化内涵。”在评价改革这条路上,茶山三小可谓花了许多功夫。直到 2022年,学校引入科大讯飞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和五育学生评价系统,耦合学校已有的教育评价改革体系框架,由此展开了更为立体的建构,最终形成了基于“双循环”的“一轴四维五育生态”评价体系构建策略,全面落地实施。


微信图片_20240201143048.jpg


什么是一轴四维五育生态?


一轴:“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这是评价的主线。这条主线由党的教育方针、国家课程纲要、学生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社会核心价值,以及学校的“礼慧”教育特质共同组成,再落实到导学、教学、自学、研学等课堂教学、项目活动场景中。


童校长进一步解释,首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始终贯彻于学校的教育评价当中。其次,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统领,要与时俱进地深刻领悟国家课程纲要、国家课程标准的内涵要义,把“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贯彻其中,并坚定地践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专业理想。最后,以学校的办学理念与育人目标为统领,与时俱进地领悟“练就一身本领精忠报国,养成一生品行孝亲善友”的特质内涵,贯彻于学校的教育评价改革中。


四维:教师、自我、同学、家长四个主体视角。传统教育评价注重统一考试、标准化测验、结果性评价。《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首次明确提出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等“四个评价”,并提出“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开展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要求,茶山三小通过信息技术采集学生过程性评价,同时让教师、学生自己、同学、家长从不同的时空、视角参与到学生评价中,打造一个更加立体、客观、精准的五育评价。


五育生态:在“五育”的评价体系中,学校以德育为首、智育为重、体育为本、美育为基、劳育为根的层次展开评价,并在每个要素中分别设置6个关键词,再围绕这30个关键词设置与学科、活动、家庭教育关联的评价课程,打造一个“五育融合”的多元化生态体系。“以德育为例,我们围绕理想、历史、励志、礼貌、有利、激励这6个关键词设置评价课程。”


微信图片_20240201143024.png


微信图片_20240201143030.jpg


什么是双循环?


“无论是课程纲要,还是课程标准,都以学段作为纵向主线描述学业水平评价标准的。学校也将五育评价标准以孩子的成长阶段进行纵向划分,将知识、能力、思维、素养、情感价值观等要素的进阶式成长作为主线,在孩子的不同阶段给予相应的评价。这是‘双循环’之一‘五育纵向进阶式内循环成长’。”童校长说道,“以德育为例,幼儿阶段主要对孩子的言行进行观察与引导,低年级阶段教会孩子明礼,中年级阶段教会守礼与践行,高年级阶段教会懂礼。这样循序渐进的过程,更加符合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用一条‘育人’主线将各个学段有机衔接,能够更好实现学段之间育人目标的融通协同。”


在横向上,学校设置了“五育横向螺旋式外循环成长”模式,促进德智体美劳的融合发展。以劳育为例,在开展劳动教育的同时,为德育、智育、美育和体育提供必要的平台。“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智慧、创造美的能力等等。”


微信图片_20240201143034.jpg


如何构建、实施基于“双循环”的“一轴四维五育生态”评价体系?


评价体系的构建,既不是简单的叠加,也不是线性的延长。童校长强调,“我们的评价体系构建,不是将学业水平、思想品德、社会实践等等要素进行简单叠加,也不是由课堂到课外的简单延伸,而是将家、校、社协同与五育相融合共同构建的一个完整的体系。”


那么学习轨迹如何定义?学科轨迹如何获取?轨迹如何并入五育?结果如何应用于学科?如何以评育人?


国家监测、东莞市监测、茶山镇监测,三个层级的监测是学校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抓手。一方面,学校通过茶山镇每年的体育、科学、艺术、劳育等等一些学科的动态监测,以及东莞市一些相应的监测来设计学校的学科评价锚点;另一方面,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1个目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3个维度(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6个要素(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创新实践、责任担当),18个基本要点(人文情怀、理性思维、乐学善学、珍爱生命、技术应用、社会责任等)为纵轴,国家课程、校本课程、家校课程、社会实践课程为横轴,结合学校特色五育生态的30个关键词设置课程,构建五育评价锚点。“以德育为例,”童校长说道,“在国家课程中‘德育’有《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品德与法制》等课程,同时也有我们的思政课、党史课、中国近代史课、少先队活动课、红色基地研学课等等,结合我们五育生态的中德育的6个关键词,比如‘理’课程就是明理导行、理性教育;‘历’课程包含国家的历史、学校的历史、家庭的历史和自己个人的成长史;‘立’课程指立志、立目标等等,这些课程支撑起‘德育’这个体系的评价需求。”


“这样一个评价体系的实施离不开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支撑。”学校利用智能校园平台,结合科大讯飞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五育学生评价系统采集过程性评价,开展增值评价,不断完善五育评价体系,通过小平台、大数据,小细节、大集结,小激励、大接力,真正实现以评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