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温江区召开“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24
为进一步推动成都温江区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提高教师人工智能教学能力,3月20日上午,温江区在光华实验小学召开了“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研讨活动。全区公民办中小学校分管校长、信息化主管、骨干教师和全体信息科技教师近200人参会,会议由教育信息中心赵瑞芳主持。
活动伊始,成都师范学院周鑫燚教授为参会者带来了一场关于“教人工智能”和“人工智能教”的专题讲座。周教授从如何教人工智能、如何用人工智能教-学-评等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潜力和挑战。他指出,人工智能不仅是未来教育的重要工具,更是推动教育模式变革的核心动力。通过AI技术,教师可以更好地实现个性化教学,学生也能获得更高效的学习体验。
光华实验小学曹文老师执教了《体验送餐机器人》,该课以央馆人工智能教育系列为教材,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以现实餐厅可能出现的问题为突破口,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体验送餐机器人,感知和了解送餐机器人具有物体识别、文字识别和人脸识别等计算机视觉技术。
观摩课结束后,区技装中心主任李伟、区教科院谢云霞老师分别对课程进行了点评。专家们一致认为,曹文老师的课堂设计新颖、内容丰富,充分体现了人工智能教育的核心理念。同时,他们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例如提供支架支持,降低分享难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AI技术的多维度应用。
在活动的第四环节,温江区教育局为央馆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区和试点校进行了授牌仪式。七所试点校分别是:温江区光华实验小学校、光华实验中学校、东大街第二小学校长安路分校、庆丰街小学校、鹏程小学校、区实验学校、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实验小学。
区教科院智慧教育研究室赵益庆主任随后围绕“构建区域人工智能教育新样态”进行了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三方面的讲解,详细阐述了如何在中小学阶段有效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赵主任强调,人工智能课程的开设不仅要注重知识传授,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区信息中心皮特曲格主任进一步明确了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具体要求,从机制保障、环境创设、课程教材、师资培训、教学教研、活动开展和征集遴选等方面阐述了温江区分三批次推进的步骤和路径。
最后,区教育局招考办主任、分管领导罗光雄强调,人工智能教育教的是高阶思维,要从四个方面抓好温江区人工智能教育教学:一是抓好课程和课堂,这是师生的主阵地;二是要抓研究,在研究中实践,科学推进;三是要抓队伍,培养人工智能教学专业教师队伍;四是要抓保障,从人财物多方面保障人工智能课程试点工作。
本次人工智能研讨活动融合理论与实践,温江区将以“央馆人工智能课程规模化应用”试点区为契机,以课程建设为基石、以师资培养为引擎、以实践创新为路径,主动探索,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教育规模化、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