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走进课堂:阜阳一所小学试点AI通识课

发布时间2025.11.28

近年来,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未来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教育生态格局与实践模式,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已从政策倡导的 "新兴领域" 跃升为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 "核心赛道"。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素质教育新生态的关键载体,其不仅肩负着普及 AI 基础素养、激发青少年科技探索热情的使命,也是进一步回应智能时代人才培养需要。


在安徽省教育厅发布《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加快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安徽省中小学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纲要(2025年版)》后,合肥高新创小颖州分校迅速响应政策号召,围绕课堂教学与师资能力建设开展人工智能本校化探索。


11月21日,科大讯飞与合肥高新创小颖州分校联合推出人工智能通识课,多堂AI融合课程开展,开启了学校教育数字化创新的新模式。针对长期缺乏适配资源与教学工具的现实困境,校方借助合肥高新创小本部渠道,引进并试用科大讯飞人工智能通识课产品,开展为期两周的教学试验与观摩,并由尹校长主导组织全校教师参加试点公开课,推动人工智能课程在校内的落地与优化,获得了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认可。

 

本次试点覆盖《人机共创故事会》《动物数据拼图》《未来职业梦想家》《迷宫寻宝》四门课程,覆盖三至五年级机房与教室教学场景,检验了课程与平台的课堂适配性、互动性和教师备课便利性等内容。


 图片2.png


通识课上,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实验工具,通过多模态感知与交互技术、AI大模型对话等功能,极大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和参与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成模型、图像识别等基础概念,提升AI素养,激发他们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对教师而言,课程推动教学方式从单纯讲授向任务设计与引导实践转变,提高了备课与教学效率,促成教研与校本化课程开发。

 

此次试点不仅是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小学阶段的一次重要实践,也标志着AI通识课程正逐步走向系统化、本土化与可操作化。随着课程资源的持续优化与教师培训体系的完善,人工智能教育有望在更多校园中生根发芽,为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向智能未来的窗口。


未来,科大讯飞也将继续助推合肥高新创小颖州分校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多场景应用,通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形式的持续优化,构建可检验、可度量的试点方案与推广路径,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更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知识、培养人工智能素养,推动智能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