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 上海市第二中学陆军:以信息化助力实现“和谐教育适性发展”

发布时间2024.06.04


图片

上海市第二中学校长陆军

以信息化助力实现“和谐教育适性发展”



微信图片_20240604143557.png

陆军

高级教师,上海市第二中学党委书记、校长,兼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校长,第三期“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师培养工程”名校长基地学员,徐汇区人大代表。历任上海市第二中学副校长(兼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校长),南洋中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等职。获上海市园丁奖、徐汇区优秀思想政治课教师、徐汇区新长征突击手等荣誉称号。





陆军认为,教育要致力于“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信息化的建设与应用同样如此。目前市二正在探索如何提升教师基于循证的教学能力,探索传统教学模式的变革,校园管理与校园服务也更为完善。他认为,教育信息化会带来一种崭新的教育变革,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在未来三年至五年都是一项挑战。


“教育必须致力于根本”

如何理解市二“适性发展”的育人理念?


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和谐教育适性发展”,和谐是适性的基础,适性是和谐的延伸与发展。我们学校的原名为“务本女塾”,“务本”意为教育必须致力于根本,要坚持“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要致力于“立德树人”的根本。“适性”要求引导学生正确判断与评估自我,充分认识与接纳自我,依据自身个性特点与特长潜质选择适合的发展方向,学校给予充分的支持与引导,助力学生提升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进而发展自我潜能,实现自我。


如何理解市二“适性发展”的育人理念?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如何理解智慧市二的“123框架”?


我们的信息化建设围绕一个核心理念,即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谐教育适性发展,在此基础上聚焦信息化建设的两个主体——指向学生成才与教师发展的双主体,建设三大空间——智慧课堂、自主学习、个性成长三个教育智慧生长空间。


层层推进,探索新型教与学

作为国家级“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徐汇项目学校、上海市智慧校园第一批54所信息化应用标杆培育校之一,市二在“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方面是如何探索的?积累了哪些成果与经验?


目前,我们已经经历了两个阶段的探索历程。第一阶段,探索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我们依托信息素养师训课程,以学科组学习共同体建设来实施探索。在针对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情况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开设了两门教师实践体验类课程:基于智慧课堂探索教与学的转型和基于智慧教学系统的大数据分析。基于智慧课堂探索教与学的转型旨在培养教师利用认知诊断、数据挖掘、学习分析等新的技术,探索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重新设计课堂、重构教学流程与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破解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实现课堂教学结构性变革。基于智慧教学系统的大数据分析旨在培养教师了解如何通过全场景过程性动态数据采集,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业评价体系,充分挖掘数据价值,促进教学的整体优化与变革,有效改进教学、辅导与管理方式,提升教学质量。通过两门师训课程,教师从认知上学习、领悟贯彻教师、学生和管理者之间全生态圈的教与学新模式。


第二阶段,构建结构分层且立体交互的渐进式研修模式。我们通过“集中培训、网络研修、实践应用”的组合式培训模式,组建“专题规划、骨干引领、学科联动、团队互助”的学习研修共同体,选择一个年级进行试点,然后在备课组、教研组等不同层面开展案例研讨、课堂实录、教学分析、课例撰写等主题研修活动,从实践上推动教师提升基于信息应用技术的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业评价等能力。


在此基础上,成果也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在数据上反映出教师不断探索带来的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二是学校项目获得了专利认证;三是教师个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数据反映方面,在“基于循证视角的适性发展教育研究”总课题的引领下,截至2022年5月,学校共有20余位教师用课堂分析进行自我评课,各学科应用信息技术实施教学的课堂达2000余节,使用信息技术发布、批改与积累作业数据8000余次。同时,我们多次开设市区级公开展示,涵盖数学、英语、地理、信息、体育等多门学科。


在学校项目方面,“以信息化改造图书馆信息流动”入选2019年上海市信息化应用成果与典型案例,图书馆自助还书系统软件在2021年获得国家版权专利;“学生在线学习的心理调节与支持”“学习诊断平台的建设与教学应用”获评2020年上海市信息化应用典型案例。


在个体成果方面,多位教师获得2021年上海市中小学信息化教学应用交流展示活动“融合创新应用教学案例”奖项,并有教师的课例入选全国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研讨作品。同时,教师们的论文成果也很丰硕,多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各学科教学研究获评为徐汇区区级课题或规划项目,相应成果发表在专业期刊上。


我们总结出了一些经验:要倡导使用信息技术的良好环境,目前市二通过每月推进会总结经验,寻找不足,层层推进;同时,要给教师以充分展示的舞台,让他们获得成就感。


以信息技术助力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除了教学,您觉得信息技术还可以在哪些方面为教育减负增效?


信息技术还可以应用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高考改革对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可以对学生个性特点和发展潜能进行过程性记录与个性化的整体评价,解决以往缺乏积累、难以整体评价的不足。具体来说,我们已经在以下方面进行突破。


第一,推进校本化综合素质评价。市二以突出“记录”“引导”“核心素养”为宗旨,自主开发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相关平台。平台由品德发展与公民素养、修习课程与学业成绩、身心健康与艺术修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学校特色指标等5个一级栏目,校史教育、社团活动、学生会管理等32个二级栏目构成。


第二,建立形成性成长档案。基于技术的应用,通过完善学生数据积累,可以实现以学生个体为单元、时间为轴线,按照学生画像要素分板块建立个人信息目录。市二正在探索汇集每一名学生三年的资料,形成包括个人生涯规划在内的在校“务本档案”;建立学生三年数据目录和信息框架,逐步开展数据积累。


第三,开展生涯规划指导。通过构建学生潜能评测系统,对学生潜能、志趣、心理特质、择校意向及高校专业限定等因素综合分析,为学生提供指导建议。


第四,信息技术可以助力形成特殊学生成长关护系统。我们正在探索基于信息化技术构建“心灵”健康空间,采集学生个体动力、兴趣、信念、能力、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倾向,以及习惯、方法、风格等学习特征,进行个人心理画像描绘。建立学生关护档案,设计预防性心理指导机制,形成合力,进行精准的发展性指导。


第五,信息技术还能推进书香校园建校。学校建设书香校园智能阅读系统,开发校园图书借阅智能推送功能,从新书推荐、自助查询、预约定位取书、服务推送、自助借还、阅读记录、购书建议等环节系统设计。设立微信、PC、电子班牌、借还屏等固定、移动终端,图书依约推送到人、到点(学生选点),自助借阅、还书,学生与图书管理双向互动。


层层推进,探索新型教与学

您如何看待信息技术融入高中阶段教育教学的作用与意义?


经过近年来的探索,我们通过将信息技术融入高中阶段教育教学,逐步开启了“智慧课堂、智慧学习、智慧研修、智慧管理”等一系列智慧校园生态建设探索,促成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之间的整合,逐步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改变,根据不同课型和内容,加强设计和精准实施,使课堂成效得到提升,同时也提升了教师基于循证的教学能力,拓宽与延伸了师生、生生互动的空间与时间,教与学的资源更为丰富,方式更为多元,校园管理与校园服务也更为完善。但这对学校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目前,教师队伍建设还是不够的,这在未来三年至五年都是一项挑战。


“教育数字化会带来崭新的教育变革”

您是如何理解教育的数字化转型的?未来学校将如何持续推动教育的数字化发展?


教育的数字化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方法,它为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的方法策略,依据需求融入学校常态;二是模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教育数字化会改变原有的一些样式、模态甚至思维方式,带来一种崭新的教育变革,从局部到整体都有可能发生。


数据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要素,市二将继续探索数据的深度挖掘、分析与优化,以有效的数据分析助力教育教学成效,探索循证视角下的智慧教学生态,实现教育教学的创新与变革。





上海市第二中学创建于1902年,前身为务本女塾。学校秉承“求真务实、勤朴勇诚”的“务本精神”,以“和谐教育适性发展”为办学理念,注重学生品德、学习、体能、心理、实践、创新等能力素质的和谐发展,是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改研究基地、上海市首批教科研基地科教研究实验校。曾获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先进单位、上海市科技特色示范校、上海市信息化标杆培育校等多项荣誉称号。


图片

本内容源于《教育信息化的“中国智慧”——校长访谈录》。该书是2023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联合科大讯飞合作出版的一部聚焦教育信息化发展应用研究的访谈合集,通过对话50位校长,还原50所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见证科技日新月异的进步,解析技术赋能教育的真正价值。






图片

添加企业微信

了解更多名校案例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