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南洋中学:用好单元平台 赋能物理课堂
发布时间2025.01.06
徐汇区单元活动与作业数字平台是徐汇区在“双新”推进和中高考改革背景下,与科大讯飞携手合作探索如何引领教育教学发展,落地“单元教学”,打造信息化环境下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徐汇范式”所建。平台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即时发布各类学习活动任务、回收统计反馈学生活动结果,侧重学生核心素养能力提升,构建集备课、授课、作业、评价和监管于一体的低结构化教学平台工具,并形成各学科领域单元教学资源的沉淀。
一直以来,上海市南洋中学物理劳技教研组利用“徐汇区单元活动与作业数字平台”,进行信息技术赋能物理课堂的实践。近期展示了两节精彩纷呈的公开课,活动吸引了众多教师观摩学习,为教学交流搭建了优质平台。
2024年12月26日,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高中物理学科教研员汤清修,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高中数学学科教研员方耀华,徐汇区教育学院副院长、物理教研员桑嫣等对学校教研组学科高地进行复评。南洋中学物理劳技教研组全体教师、南洋中学其他学科部分教师以及南洋初中部分物理老师也参与观摩。此次公开课是熊艺老师带来的 “圆周运动”。
本节课基于“徐汇区单元活动与作业数字平台”开展。熊艺老师通过巧妙的活动设计,将各个讨论问题设置成课时任务,学生仔细思考,认真作答,并通过数字平台将所写内容上传至授课端,熊艺老师在观察中快速将学生的回答进行分类,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并通过生生评价进行头脑风暴。最终,教学目标得到了有效达成,更获得了各位教研员的高度评价。
12月30日,郭宇航老师继续利用数字平台,围绕圆周运动大单元内容,与高二(5)班学生共同呈现了“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圆周运动”一课。徐汇区教育学院副院长、物理教研员桑嫣以及本校和兄弟学校物理教师参加观摩。
郭宇航老师根据高二学生的学情,结合圆周运动知识结构,精心设计了四项课堂学习活动,充分利用了徐汇区单元活动与作业平台功能,形成了一节互动性良好的新授课,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模型建构、科学推理、科学论证等能力的发展。同时,郭宇航老师通过层层设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答,并及时找出同学们存在的问题,促进生生之间的深入讨论。
课后,教研员桑嫣老师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评价。她认为,课堂上老师能充分利用徐汇单元与作业平台的功能,通过精心设计的题目,让解决学生的问题成为课堂的主要任务,既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又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今后,教研组老师们将在两位老师展示课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优化日常教学中使用“徐汇区单元活动与作业数字平台”的方法,并逐步在日常课堂中常态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