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市实验小学:用数字技术“雕刻”育人目标的精度

发布时间2025.03.14

3月11日,以“数智赋能,应用为王”为主题的荆州市基础教育数字化转型攻坚行动现场推进会在洪湖市召开。洪湖市实验小学校长周蓉在会上分享了“五育评价”典型应用案例。

图片

政策导向的校本实践

当数字技术冲击教育领域,洪湖市实验小学选择用“数智画像”破题,通过数智技术为每个孩子勾勒成长画像,让育人目标从抽象理念转化为可视化的生命轨迹。

2024年7月,学校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求,依托荆州市教育云平台,构建了五育融合“气象站式”观测评价体系——澎湃之品、澎湃之智、澎湃之健,澎湃之艺、澎湃之创,以“课程+活动”为五育融合实施的载体,以云平台为实施途径,自动采集汇总各类数据,实现时时、处处、人人的五育融合评价。

结合课程评价体系,学生发展中心在云平台上设置“习惯养成”“班级探究”“活动广场”等板块进行评价,丰富评价的多样性。五育云评价全面贯穿学生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学习生活,每一项活动关联不同的育人指标,学生提交作品后,教师和同学点赞,还可得到积分。

图片

各班学生参与情况

让数字既有温度又有效度

学校构建的五育云观测评价,实现了全要素贯通,“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57个观测点与18个基本要点的智能映射;全场景覆盖,从课堂电子白板到家庭微信端的360度成长捕捉;全周期追踪,预估六年小学生活孩子们将积累超过200GB个性化发展数据。

图片

学生五育雷达图

平台搭建半年来,学校教育云平台累计访问总量90多万次,教师点评总数达10万余次,学生平均点评达122次。学校通过日积分、周积分、月积分、学期积分的数据变化,及时发现学生在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努力的方向,有意识地去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发现新的生长点。一串串数字既有温度又有效度,这些数据见证着学生每一天的成长。

图片

数智画像激发教育生命力

五育云评价体系,有57项校级指标、120多项教师个性指标,各项指标融合关联,构成了每一个全新的数字画像,并最终形成基于过程性数据的学生综合评价素质报告。这本报告就是学生的成长档案,主要包括校长寄语、行为表现、五育评价得分、学科评价、学科素养,还有“体质监测”“荣誉记录”“红领巾奖章”“写实记录”“活动广场”“习惯养成”等评价数据以及教师和家长寄语等内容。

图片

学生成长报告

现在,这份成长档案已经成为学期末家长最期盼看到的东西,因为它是一张鲜活的数据画像,一份有生命的成长记忆。

面向未来,当我们讨论数字技术如何为教育赋能,教育如何为数字技术赋魂时,洪湖实验小学的实践给出这样答案:用数字技术雕刻育人目标的精度,让智能系统守护教育的温度,在数据流动中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


*数据源于实际应用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