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上虞区盖北镇中学:以数智赋能作业改革,助力实现精准教学

发布时间2025.10.14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13号)明确提出:创新作业类型方式,鼓励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绍兴市上虞区积极探索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数智路径”,逐步构建起以“改进学校教学管理”为主体、以“大数据精准教学”“作业改革”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教育格局。


盖北镇中学作为作业改革试点校,自2023年9月起在实践中大胆创新,依托数智作业系统,探索出“3+X”分层作业模式。学校通过数字化题库建设、个性化作业设计和数据驱动课堂等举措,实现“教师精准教、学生个性学”,成为区域数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典型示范。


“3+X”分层作业模式:

让每位学生找到自己的节奏


前期学情监测显示,七、八年级学生在知识应用、概括理解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不足。传统统一作业模式下,高阶学生缺乏拓展空间,低阶学生容易产生挫败感,作业效率低,教师难以精准掌握学情。这些痛点促使学校通过数字化和分层化改革,让作业既减负又提质,实现教师精准教、学生个性学。


盖北镇中学经过调研和多轮研讨,提出“3+X”分层作业理念:“3”指三个年段全员参与,并结合三个重要环节——互联网+义务教育、头脑运动会、中考;“X”表示各年段的分层内容数量和难度可灵活调整,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2022学年,八、九年级实施数学和科学分层教学;2023学年,八年级继续数学与科学分层,九年级实现全科分层。八年级学生李同学分享:“以前做作业总觉得有些题太简单,有些题太难,现在每道题都刚好适合我,学习更有动力了。”



“2+3”型分层作业设计:

数字化题库与校本训练


学校构建了“2+3”型分层作业设计体系:“2”指作业来源于省编配套作业本和校本专题训练,“3”指基础题、提高题、拓展题三个层次,精准匹配不同学生需求。


为提高过程性评价的有效性,学校将省编作业本录入数智作业系统,形成数字化共有题库。在基础应用中,全班完成共性作业,系统自动生成班级总览,高频错题清晰可见;在精准应用中,教师可根据每名学生的答题报告重组作业,A层学生进行拓展练习,B层学生完成基础任务后可自主挑战高阶题。例如在“中位数和众数”章节,系统显示某学生在第10题易错,教师即可针对性布置个性化练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精准教学。


校本专题训练采用“532”“721”比例布置基础:提高:综合题,通过★星、★★星标注高阶练习,B层学生可选择性挑战。2023年起升级为2.0版本,学生纸笔作答后,高速扫描生成可视化学情报告,七、八年级科学学科累计开发200多套单元分层练习,实现作业数字化与分层化结合。一位科学教师感慨:“以前批改作业很费时间,现在通过系统可以快速看到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辅导变得更容易了。”



大数据支撑全流程精准教与学


数智作业系统让教学信息从单向流动变为双向反馈。课前,教师通过可视化学情报告掌握班级薄弱知识点及学生情况;课中,实时采集师生互动数据,动态调整教学策略,A层学生在屏幕上看到自己的得分率和强弱项,B层学生重点攻克共性难题;课后,系统构建知识图谱,智能推送个性化练习,并通过雷达图形成学生学习轨迹档案,实现精准辅导和综合评价。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教师不仅关注知识掌握,还注重情感沟通:A层学生引导他们挑战自我,B层学生给予鼓励与肯定,增强学习信心。九年级B层学生王同学表示:“以前总觉得自己跟不上,现在有了系统的指导,我也能慢慢看到自己的进步。”


改革成效与未来展望


自实施以来,每班作业完成率达到100%,完成时间明显提前,作业态度和作业品质都有显著改善。高阶学生得到充分拓展,基础学生稳步提升,学习兴趣和自主性显著增强。通过分层教学,八年级A班学生由22人增至29人,九年级A班由32人增至38人,充分体现了基础稳固与高阶拓展同步推进的成效。


学校荣获绍兴市作业管理示范化学校、上虞区首批省“改进学校教学管理”试点示范校,获得家长广泛认可。未来,学校将继续在全学段推广“3+X”分层作业模式,持续完善数字化题库和校本训练,同时提升教师数据素养和课堂教学质量,让作业真正成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助力。师生在实践中逐渐养成自主学习和精准教学的习惯,为学生个性化成长和高质量学习提供坚实支撑。


*文中数据源于实际应用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