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画像点亮“红星”:宁国市仙霞中心小学的五育蜕变记
发布时间2025.10.29
回龙山下,翠竹之乡;仙风霞韵,书声琅琅。
伴随着清脆的下课铃声,坐落在青山脚下的安徽省宁国市仙霞中心小学校园顿时热闹起来。教学楼宽敞的走廊上,几个小脑袋凑在一起,正叽叽喳喳地讨论上周的“积分”:“升旗仪式我是光荣护旗手!”“信息科技课堂素养提升获得老师点评!”“在家坚持体能锻炼得到妈妈的认可!”……
孩子们口中的“积分”与“奖章”,正是源于学校“红星少年”学生五育评价系统的推行和实施。而就在一年前,学校的评价方式还停留在期末“一纸评语”的阶段,班主任凭印象写下对孩子的综合评价,任课教师参与评价的不多,家长对孩子在校表现也往往一知半解。如今,每个学生都拥有了一张实时更新、多维立体的数字成长画像,五育并举真正“活”在了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从静态模板到动态画像
作为一所百年老校,仙霞中心小学早有清晰的育人方向:以“阳光成长,五彩相伴”为办学理念,依托仙霞镇盘樟村中共宁国第一特支纪念馆等红色资源,构建“红星少年”五育评价体系。从德育的“升旗仪式肃立唱国歌”、智育的“智慧课堂主动探究”、体育的“校外一小时锻炼”、美育的“非遗蚌壳舞展演”,到劳动教育的“红星实践园劳作”等,近50项评价方案覆盖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每一项都有明确的评价规则。
“再好的指标,若停留在纸上,终究是静态的模板。”学校负责人坦言,“如何让这套体系真正‘活’起来,成为日常教育的一部分,曾是我们最大的困惑。”
转机出现在2024年,为推进安徽省信息技术立项课题“‘双减’下小学生自主成长数字化档案建设研究”,学校与科大讯飞围绕“五育学生评价系统”展开深度合作,终于打破了这一困境——该系统就像一套“教育神经网”,将抽象的育人理念落到了具体场景中。班主任老师展示了她的手机端界面:上课认真听讲点一下加1分,文明就餐语音说系统自动匹配加2分……这些过去容易被忽略的成长瞬间,需要手写记录、手动统计的工作,如今都能被轻松记录、及时反馈。评价不再是期末的负担,而是贯穿日常的“举手之劳”。


从模糊印象到精准说话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教育的改变,最终要靠孩子的成长来检验。仙霞中心小学“红星少年”五育评价系统实施的效果,藏在每个学生的“数字档案”里。
五年级的李同学以前对“综合素质”这个词毫无概念,现在他经常会查看自己的数字成长档案。就像游戏里的经验值,他能看到自己在德智体美劳各个维度的进步。
变化也传到了家庭,李同学的妈妈打开家长端,界面上清晰显示“本月开展家务小能手实践活动”“建议陪伴孩子进行校外1小时体育锻炼”。以前只盯着考试成绩,现在会和孩子一起洗碗、散步。李同学妈妈说:“知道他在学校参加了红色研学,还能和他聊革命故事,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这种一起成长的感觉特别好。”
对学校管理来说,系统更像一位“沉默的督导员”。德育处主任点开“五育驾驶舱”,屏幕上实时显示各班级指标完成情况,他表示:“你看从这看到三(2)班的升旗仪式上传次数较少,联系班主任就能及时了解情况。从凭经验判断到用数据说话,管理效率提上去了,育人方向也更准了。”


从被动要求到主动争取
五育教育的改变,现在也藏在每一分积分、每一枚奖章里。
“以前晚饭后要玩会手机,现在会拉着我出去跑步,说要攒‘校外体育锻炼’的积分。”一位家长笑着分享孩子的变化。班主任也有同感:“以前吃饭挑食,现在为了‘文明就餐’得分,会主动把青菜吃完;有的学生为了拿到‘美育实践’积分,主动报名参加舞蹈兴趣班,还参加了校园文化艺术节表演。这种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转变,源自内在的驱动力,比任何说教都管用。”
更让人期待的是即将落地的“激励闭环”。学校负责人介绍:“明年我们会在校园里设置‘心愿兑换柜’,学生用五育积分能兑换图书、文具,甚至是‘当一天护旗手’的机会。让积分和奖章从‘数字’变成‘看得见的奖励’,转化为更有价值的具象载体,孩子们的劲头肯定更足!”目前,学校已在系统里调试积分兑换规则,还征求了学生意见——“想要科幻书”“希望兑换劳动工具,在实践园种更多菜”,这些想法都将融入新的激励方案。


从单向评价到多方共育
回望这一年,五育学生评价系统更像一座“桥”,连起了学校、家庭和学生成长。
于学校而言,这座“桥”让办学理念落地生根。作为安徽省绿色学校、宣城市文明校园,仙霞中心小学一直想把“红色铸魂,五育融合”的理念做实,如今通过系统数据,能清晰看到红色教育活动参与率提升了,学生体质检测达标率提高了,这些数据让育人目标更清晰,也让“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更坚定。
于教师而言,系统帮他们卸下了“统计负担”。过去要花半天整理的评价表,现在系统自动生成;以前很难全面掌握学生情况,现在点开“数字画像”,就能知道哪个孩子需要加强体育锻炼,哪个孩子在劳动实践中表现突出,教学更有针对性了。
于家长而言,这座“桥”消弭了“信息差”。家长端可以看到孩子在校参加活动的照片,在智慧课堂的互动记录,以及任课教师对学生的即时评价,甚至是班级里的“星火评比”结果。不再是“只听老师说,看不到具体表现”,家校共育有了具体方向。

如今走进仙霞中心小学,“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标语格外醒目,五育并举不再是一句口号。通过智能技术的系统赋能,学校的教育理念已转化为每个学生看得见的成长轨迹。在这条数字赋能的教育新路上,一颗颗“红星”正熠熠生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独特成长路径。当红星与数字相遇,当传统与智慧交融,这里的每一颗“小星星”,都在属于自己的轨道上,闪闪发光。

*文章来源:宁国市仙霞中学小学党支部副书记 汪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