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市南湖区召开AI教育应用推进会,规划数字转型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10.29

10月29日,“南湖区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工程”阶段性工作推进会在嘉兴市实验初级中学召开。会议由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陈主任主持,区教育体育局领导、相关科室负责人、教研员以及全区各中小学教学分管校长与教师代表共同参会,共同总结AI赋能教育的阶段性成果,探讨与规划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未来路径。



此次会议旨在全面总结南湖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阶段性成果,交流推广先进经验,加快推进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南湖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作开场讲话,南湖区作为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和浙江省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的核心试点区,人工智能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需以“实效为导向”,打破技术与教学的壁垒,让AI真正服务于“减负、提质、增效”的教育目标,为区域教育数字化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校校有特色:智慧教育推进的多元路径


在学校智慧教育推进经验分享环节。嘉兴市南湖区余新镇中学以“智助教学提质,能解实操难题”为核心,构建“三年三步走”规划,通过“学校整体技术导学、教研组同组共学、同伴组间互学”的三级推进机制打通技术壁垒。该校在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广泛应用星火智能批阅机与数智作业,有效减轻教师负担,实现了“数据驱动精准教学”。



嘉兴南湖实验学校教育集团则聚焦“学科团队联动”,以学科组长与青年教师为核心力量,推动AI技术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全学科渗透,形成“行政统筹+学科实践”的双轮驱动模式,为不同学科打造适配的智慧教学场景。



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教育集团创新性地提出了“四阶推进”路径,即从“让我用”到“我要用”,再到“我会用”,最终实现“我用好”。该路径通过分层监督与考核引领构建起机制保障;依托“智慧点赞台”与“困难护航团”激发教师内在动力;并提供在高层次平台展示的机会。最终,通过数据驱动教学、特色活动举办与成果沉淀推广,实现了AI与教学的深度融合。其“AI听说课堂赋能英语教学”案例获得了省级专家的高度肯定,成为该路径成功实践的参考样本。



科科有亮点:AI破解学科教学痛点


在AI赋能教学学科应用场景分享环节,四位教师代表分别从英语、数学、科学学科出发,呈现了AI技术如何破解教学痛点、创新课堂形态。


来自嘉兴南湖实验中学孟老师分享了初中英语数智作业实践。通过“校本作业协作+平台资源补充”的模式,有效破解了传统教学资源的局限性。结合机器的自动扫描批阅与深度作业数据分析,实现了共性错题由教师精讲、个性错题鼓励学生互评讲解,让作业从传统的“批量训练”转向了高效的“精准提质”。



东北师范大学南湖实验学校穆老师则重点介绍了“AI听说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该平台通过趣味配音、个性化晨读、1V1词汇PK等功能,极大地激活了学生的听说训练兴趣。“即时语音识别+系统评分反馈”的组合,有效解决了传统听说教学中评价单一、训练低效的痛点,为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来自嘉兴市实验初级中学教育集团沈老师,以“格点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为例,展示了星火教师助手在数学探究中的应用。AI助手能够帮助学生拆解如“树木根部喷药范围”等复杂的真实生活情境,通过复盘探究流程、拓宽知识边界,完美实现了“AI助学不代学”的理念,有力地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模型建构能力。盛老师则聚焦于初中科学《走进微观世界》一课。他利用智慧课堂的可视化动态模型与虚拟人互动评价,将抽象的微观粒子知识变得直观可感。结合课后的教学数据分析,教师能够精准优化教学节奏,让科学探究从依赖经验判断转向依靠数据支撑。




迈向新征程:系统重构与经验提炼


学科场景分享结束后,南湖区教育装备与信息中心主任做项目进展汇报,肯定了前期应用取得的成绩,也指出了应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同时明确下一阶段的主要任务,要进一步转变观念,破认知壁垒、以种子教师带教提素养、聚焦重点创本土特色应用模式。紧接着,南湖区教育体育局教育科科长总结会议,肯定“校校有特色、科科有亮点”的实践成果,要求各校细化举措落实工作要求,推动南湖智慧教育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重构”。




此次推进会,既是对南湖区人工智能教育应用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更是面向未来、深化转型的再次动员。新征程上,南湖区将以此次会议为新的起点,持续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不断凝练与推广具有特色的“南湖经验”,努力打造数字化教育转型的区域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