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长宁区举行“教育智能应用创编高阶研修”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31

10月28日,“教育智能应用创编高阶研修”线下进阶研修活动在长宁区教育学院正式拉开序幕,来自各教育单位的近五十名教师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教育智能应用创编高阶研修”整体活动分为线上通识研修与线下进阶研修两部分。线上研修面向全区所有教师,围绕智能应用开发基础知识。线下研修围绕智能应用开发实践,共分四次系列课程。长宁教育数字基座项目组负责组建讲师与助教团队。



区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沈满为研修班开班致辞。沈书记首先明确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重要性,并指出《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强区建设行动方案 (2025-2027 年)》已将人工智能赋能作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沈书记表示,面对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技术,许多教师已在教学实践中自发使用各类智能体,但普遍缺乏系统的学习和专业的引导。他认为,相较于开源、开放的智能体平台,长宁教育数字基座“标准化+个性化”的环境,在数据与应用上更为安全可控。谈及本次培训,沈书记明确了“以实操为主”的导向,希望教师们能立足于教学一线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尝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出能解决真实教学问题的智能体。



早在2022年,科大讯飞在上海长宁区落地全国首个教育数字基座,目前已经接入全区106所教育单位,7000余名教师及进6万名学生,依托“智联、数联”双核能力,构建了统一开放的应用生态,是长宁教育全面推动教育优质均衡与数字化转型的坚实起点。而本次开展的教育智能应用创编研修,正是在长宁数字基座2.0升级的基础之上,引导教师基于平台能力,立足于教学一线本身,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造个性化应用生态。



本次培训以“认识智能体与大模型的关系”为起点,为教师们厘清了核心概念。随后介绍了长宁教育数字基座“智能应用创编平台”的界面布局、核心功能与可用组件,引导大家熟悉操作环境。重点讲授了提示词撰写技巧,深入剖析了提示词的专业格式与优化策略。培训内容还延伸到“知识库构建”的实践操作,最后通过 “简单工作流的搭建”教学,展示了如何将各项技能组合应用,实现自动化任务。



教育智能应用创编平台是讯飞星枢教育数智基座内置的低代码开发平台,通过智能体与低代码平台结合,即使是没有技术背景的老师们,通过简单对话、或者画个草图上传,以拖、拉、拽搭积木的方式,就可以短期,低成本的快速搭建上线学校想要的AI应用。而区别于通用平台,讯飞星枢智能应用创编平台沉淀了教育业务场景专属工具,知识库和流程构建能力,教育AI场景随心定制。



在搭建过程中,教师们详细体验了智能体各项技能参数的配置,并完成了简单工作流的创建与使用,完整地走通了从理论到应用的全流程。后续,教师们还将继续学习复杂智能体的搭建与基于AI的低代码应用开发,基于所学最终实现学科教学的应用创新。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