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五华:以人工智能撬动教学变革,助推教师队伍发展

kehu7.jpg


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因材施教成就梦想。科大讯飞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实现规模化因材施教覆盖全国40多个区域,持续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落实减负增效,以中国技术书写时代答卷,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奋进前行。



云南省积极贯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发布《云南省智慧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全面服务于区域和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和家长,推进区域间、城乡间以及校际间的教学与管理水平差距逐渐缩小,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的育人质量,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0年,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率先启动人工智能因材施教示范区项目,在全区部署智慧教育系统服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以信息化手段推动课堂教与学结构的变革,培养了一批在教育信息化领域具备优秀能力、能够发挥带头作用的教师,取得中央电化教育馆“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应用实践课题立项开题、云南省教育科学发展规划课题成功申报、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等成果。

顶层规划引导发展方向

为保障项目的整体实施,在五华区政府的指导下,五华区教育体育局成立了五华区人工智能因材施教示范区项目管理中心,形成由区教育体育局、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统筹协调,各单位具体实施的模式,多方合力,统筹和监控项目的推进和各阶段工作。

为促进项目落地和深度应用,项目管理中心明确制定全面的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了稳定的区级、校级管理应用团队及服务支持体系,系统常态化应用得到有效保障。

为搭建智慧教育交流平台,项目实行月例会制度,每月初召开项目月度联席会,项目学校轮流主办,各学校以“晒成效”“讲特色”“说疑惑”的方式,加强学校间应用经验交流,通过应用模式的跨校深入研讨,为教育信息化的融合创新奠定基础。区教育体育局、区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院聆听问题,统筹协调解决,切实履行项目管理职责,并根据阶段性应用情况不断完善和优化项目相关制度,加强制度保障,实现智慧教育由常态化应用向融合创新应用的转段升级。


资源建设保障教育均衡发展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为保障区域教育资源均衡,五华区建设区本资源库,包含AI教研平台建设的区本视频资源平台、依托智学网建立的区本/校本题库、依托智慧课堂创建的区本教学资源库,解决了区域优质资源建设与共享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资源库持续收录包括日常教学资源、“停课不停学”资源、课赛实录等优质资源,目前,共积累区本教学资源总量近16万件,积累校本资源超过34万件,优化了全区优质资源供给,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一体化、均衡化。同时,五华区以特色校级资源库为基础,依托“三名工程”,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带头作用,协助区域建立并完善区本教学资源库,通过长效机制,促进区本、校本资源建设的良性发展。



智慧教育助力“双减”教学变革

在昆明市五华区厂口学校,课间的走廊里学生三三两两,或倚墙而立,或席地而坐,端着平板读英语。据了解,厂口学校的学生课间平板学习已是常态,为避免相互干扰,部分学生课间自发到走廊练习英语。

提到平板学习,初中生关云(化名)总是用到“效率”二字。“用了平板之后,课堂效率更高了。通过截屏做笔记的方式,节省了很多时间,我喜欢快节奏的课堂。”关云习惯在作业或是考试之后,在平板里定位自己的错题和薄弱点,并通过系统推送的个性化作业针对性地通过近似题和变式题练习巩固。“做题有时候挺浪费时间的,所以我习惯只做自己需要的,这样效率比较高。”


作为区域薄弱学校,五华区云铜中学在教育信息化发展进程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亦成为五华区“双减”落地与教学变革的发展范例。

学校透彻分析学生群体特质及学科发展不均衡的根源,提出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培优补差,建设高质量学科教育体系,推动教育教学变革。借助五华区人工智能因材施教示范区项目建设的契机,力推智慧教育产品应用,完善人工智能环境下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加速青年教师成长,带动师资队伍信息化转型。通过“过关课”“常规课”等一系列的教学管理实践与改革,促进教师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提高了教研开展的多维性、课堂教学的精准性、学生个性化学习的自主性,为学校教育教学减负提质。

借助智慧教育系统与大数据资源平台,五华区师生的教学方式正在产生兼具高效与创新的变革,在助推“双减”落地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

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发展

昆明市第八中学高中数学教师甫学龙的信息化教学探索之路始于2015年,一次利用微课进行授课的尝试,令作为新教师的他得以借着信息技术的力量,完成了教学生涯中的第一次突破,并开始对分层教学、信息化教学进行探索。然而,受限于当时的工具和技术,这项探索并未能够达到理想的标准。

得益于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甫学龙赶上了人工智能新技术驱动教育改革的浪潮。2018年,昆明市五华区政府与科大讯飞合作,共同推动智慧教育学业大数据监测平台建设,智慧课堂平板和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走进昆明市第八中学。2020年,昆明市五华区在云南率先建设五华区人工智能因材施教示范区,个性化学习系统为分层教学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思路。

借助信息技术的加持,教学数据挖掘、整理、分析的技术性限制被打破,学生的分层不再仅靠考试分数和经验感觉,而是有了更全面的精确数据支撑,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和互动形式被引入课堂,学生的个性化问题得以更完整、更多维地呈现。在一次次与老教师们的研讨和实践中,信息化教学逐渐成了甫学龙的教学常态,基于智慧教学系统的“精析智评”讲评模式和基于大数据的分层教学模式基本成型。2021年,由他撰写的论文《基于智慧教学系统的高中数学精准讲评策略和模式探究》,在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人工智能+教育”论文征集活动中荣获创新论文奖。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区教体局与科大讯飞共同构建了分级分层次的培训体系,通过常态化开展集中培训、区域教研、论文指导、课赛活动、成果申报等形式有序推进教师信息素养提升。截至目前,11所公办中学累计培训251次;信息化素养提升服务658次;积累各类别优秀论文、教学设计50余篇。



在信息化技术“用好”的探索过程中,五华教育人不断创新,开展了人工智能环境下的青年教师培养和成熟教师转型等研究,部分学校已经初显成效,如,云铜中学总结了“人工智能背景下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并在全区推广。五华区在教师队伍发展方面的工作也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充分认可,2021年,五华区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区域。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坐落于滇池一畔的五华区正以人工智能为杠杆,撬动教育整体变革,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战略行动,在教育领域改革创新的道路上取得新的突破。



文| 凛宝
编| 召南
责编| 汪贵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