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数据赋能,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kehu6.jpg


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因材施教成就梦想。科大讯飞依托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实现规模化因材施教覆盖全国40多个区域,持续促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落实减负增效,以中国技术书写时代答卷,在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奋进前行。



2022年5月,芜湖市落地智慧芜湖教育工程—— “人工智能+教育”因材施教创新示范项目,依托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基于大数据的“1452”的芜湖智慧教育模式。即建设一个芜湖智慧教育大平台,汇聚学生、家长、教师、管理者四类主题数据,围绕智慧教学、智慧学习、智慧文化、智慧生活、智慧管理五类场景,强化总集成、总服务两项支撑的“五育并举”教育模式。重点围绕管理者智治、教师智教、学生智学、家长智育,着力打造“皖美教育 智学芜优”的芜湖教育品牌,让技术全面赋能教育,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2022年6月,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印发2022年第一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需求、解决方案和典型应用案例清单的通知》,智慧芜湖教育工程——“人工智能+教育”因材施教创新示范项目入选省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典型应用案例,标志着芜湖市正式迈入智慧教育升级发展的快车道。

融合升级,打造智能教育治理模式

2015年,芜湖市教育局与科大讯飞携手,开发建设了芜湖智慧教育应用平台,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将线下与线上的教育教学有机融合起来,形成芜湖全新的O2O教育模式。平台覆盖市、区县、学校三级应用,构建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环境、教学管理信息化环境和网络学习环境,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能。

芜湖智慧教育平台

2022年,结合现有平台和教育资源实际,芜湖市全面优化升级芜湖智慧教育平台,上连国家和省级相关平台,下接各县市区及学校平台,实现与省、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贯通联动、资源协同,通过对教学环节数据的汇聚与深度分析,支撑教学创新,构建智慧教育治理模式。

例如,智慧教育平台中的数据中心实现了从应用监管、教育办学、教学数据、教研数据、用户画像的数据汇聚,基于多种数据的深度分析,可以为教研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撑,形成应用、监管、教学、教研、用户画像等大数据体系,构成芜湖教育大数据,让教育管理更加精细、有“数”可依。

在此基础上,芜湖更创设了区域数据标准体系,形成对学校、教师、学生评价的数据标准,借助大数据分析能力,形成有价值的数据报告,为教育教学及治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优化数字资源供给,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为推动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2018年,芜湖市以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融合创新为核心,重点实施“阳光云课”工程,遴选全市最优秀的教师按照现行教材体例录制教学视频,部署在芜湖智慧教育平台上,免费供全市中小学师生收看,实现了师生伴随式教与学。2020年,芜湖市入选中央电化教育馆在线教育应用创新项目区域。

阳光云课

截至目前,阳光云课共建有210多门优质课程,6000余节教学视频,覆盖小、初、高全学段全学科,同时拓宽资源推送渠道,借助广播电视、网络平台,全媒体推送,实施资源全覆盖、应用全公益、学习全时空的智慧教育服务,即使最偏远的乡村学校的孩子也可以享受城市最优质的教学资源,实现教育公平,创设“阳光云享、课创未来”的阳光云课资源品牌。目前,全市99.79%的中小学校,两万多名教师应用芜湖智慧教育平台开展教学、教研和管理工作,30多万名学生运用平台开展个性化学习。仅2022上半年,阳光云课观看总时长近20万小时,总人次达400多万次。

AI赋能,探索数字化研修新路径

为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着力构建新时代高质量教师队伍,芜湖市创新教师培养模式,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助力教师专业化发展途径,通过专家讲座、应用指导、实操演练等,分层、分类开展培训。截至目前,芜湖市组织多场面向全市教育主管部门及学校管理者、骨干教师的应用培训,涵盖前沿理念指导、平台功能使用、精准教研等多类型培训,从“顶层设计、建设应用、教师培训、应用推进”等环节稳步有序进行,坚持“以用促建、以用促研、以用促教”,探索数字化研修新路径,稳步推进,深度探索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助推数字芜湖建设。


创新服务,构建开放灵活的教育体系

如今,数字化服务已逐步进入芜湖市师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幼升小、小升初报名系统,户籍、房产、亲子关系、电子证照等数据可一键查询导入,为广大家庭提供便捷、准确、智能的报名信息填报平台。同时报名系统实时进行身份、亲子等关键信息校验,保障报名信息填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平台审核人员提供真实、完善的审核信息,并可自动进行生源类型匹配,生成分配建议,为管理者提供有效指导。

小升初报名流程

未来,芜湖市将坚持以新型基础建设为基础,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融合,推动教学过程、评价方式、教育管理等领域的全面创新与变革,探索形成芜湖特色数字化转型道路,从而打造具有开放性、适应性、永续性的区域智慧教育全新生态。


编| 召南
责编| 汪贵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