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县一中:教育提质与县中破局

县域普通高中(下文简称“县中”)是连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桥梁,作为县域内的文化高地,其服务质量无疑是县域社会发展的焦点之一。县中办学质量所关涉的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与县域教育生态直接相关,是保障教育公平的重要枢纽。


在福建沙县,当地人从送孩子到三明市甚至更大城市读书,到选择留在沙县就读,乃至周边区县甚至三明市区居民选择送孩子就读沙县一中,甚至因此在沙县置业。从“留不下”到“吸引来”,其源头在于“县中”崛起、区域教育发展提质。沙县教育无疑是全国2800多个县级行政区教育发展的缩影。


图片

沙县与沙县教育


福建沙县,位于闽中,由武夷山脉、戴云山脉相夹,境内山峦纵横,沙溪贯穿全境,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历历山川,泱泱秀水,如画胜景,是发展资源,也是教育阻隔。


看教育,不能只看教育。如果把视野放大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教育发展便不能被孤立审视。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地方融资“标会”的崩盘,沙县县域人口大量离乡外流,经商谋生,将沙县小吃带到了全国各地,加速了小吃产业的快速发展。沙县小吃遍布各地,声隆于外,以至于沙县的知名度高于上级城市三明市。


而沙县教育,却并没有随着小吃产业同向发展。相反,与小吃产业发展共生的是留守儿童、子女托管、隔代监护、优质生源流失等问题。区域教育事业发展一度陷入困境,当地曾流传着“沙县小吃,富了一代,误了一代”的说法。在当地人看来,沙县教育质量最直观的表现便是县中——沙县第一中学(下文简称沙县一中)育人能力的变化。


探访沙县一中的念头,源自笔者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南阳乡大基口村与村民黄水生的交谈。67岁的黄水生聊起考入沙县一中的孙子,满脸自豪。“县一中这几年发展得相当厉害,学生能考上北大清华,考进一中相当于一只脚踩进好大学了!”


据黄水生说,几年前,比起沙县一中,南阳乡人更愿意把孩子送去尤溪县或三明市读书,“留在沙县上学的都是家庭经济条件有限,没办法的办法。”从当地人的“无奈之选”到“优质之选”,这所一度“塌陷”的县中近年来跃进背后的动因,是笔者入校的目的所在。


图片

教育自觉:从关注成绩到关注成长


沙县一中创办于1923年,是三明市最早创办的中学。百年办学历史中,于战乱中沉浮,又兴盛于新中国。这所百年老校也曾有过辉煌的办学成绩,为社会各界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


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加快,县城的经济地位在下降,县域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县中也出现了“塌陷”问题,大批初中毕业生流向城市高中就读,县中的吸引力在下降,教育质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滑坡。


图片


现任校长吴水英还记得到任沙县一中的2017年,那年招生季,学校高一招生实得人数与原定指标相差近50人,而这五十个学生是中考排名前列的“尖子生”。说起当时的情况,吴水英的眉头不自觉地扭打成结。


“被掐尖”是沙县一中曾经面临的困境,也是这一办学历程近百年的“县中”教育教学质量下滑的结果。


“去追求更好的教育资源,获得更大的升学机会,这没错。真正的问题在于,县一中为什么留不住本县的学生?”


谈话中,吴水英不愿意以“受害者”的话语表达描述学校彼时面临的不利境况,而选择寻找破局的方法。“学校的发展不能完全依赖生源,提升教学质量才是‘王道’。”


逆势奋起,吴水英既有信心,更有底气。底气,来自于担任沙县城南初级中学校长期间的教育实践经历。2012年,时任沙县第三中学副校长的吴水英调任沙县城南初级中学,从全县排名第一的初中校到几乎任何排名都在垫底位置的学校。


彼时,这所位于沙县凤岗镇洋坊村的学校,校舍破败,紧邻巨大的垃圾场,校园甚至没有围墙,生源主要为外来务工子女与留守儿童。相较这些,更让吴水英揪心的是学生的不自信的精神风貌。


筹建新校舍、强化教师队伍、紧抓德育工作,引进新型信息技术、更新校园文化……吴水英大刀阔斧地革新着这所学校。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无限可能,都值得更好的教育条件。”在吴水英看来,想要学生喜欢学习,须从学生喜欢学校、认同学校开始。


“不比阔气比志气,不比基础比进步”,为了激励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她奉行“励志教育”,将校长身份作为工具。


“哪怕学生有一点点进步,都要让他得到校长的奖励与认可。”通过持续的激励,学校不断唤醒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孩子们自我成长的内在潜能与内生动力。


图片


从关注成绩到关注学生个体成长,如吴水英所言,这是其任职沙县城南初级中学期间最大的改变。然而,这样的改变也带来了远超预期的收效,仅两三年间,这所“垫底”弱校跃居办学质量“第一方阵”,撕掉了“沙县最差学校”的标签。


图片

县中“突围”:关注成长,也关注学业


2019年高考,沙县一中学生被北京大学录取,结束了连续7年“零清北”的境况。而该生初中就读于沙县城南初级中学。这也印证了吴水英所抱持的理念: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潜能。


走在沙县一中校园,目光所及之处皆干净整洁,地面甚至不见一片落叶。谈及此处,吴水英面露笑色。


面对学校留守儿童占比近半的情况,沙县一中提倡主人意识、主动作为、自主管理的“三主精神”,帮助学生强化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成材必先成人。在吴水英看来,将学生培养成会生活、能自主的合格个体是学校教育必须达成的基础目标。


而对于高中教育,学业质量提升也是重中之重,其所关涉的高等教育机会获得与学生未来发展直接相关。吴水英觉得,只要爱每一个学生,育人过程是正确的,结果也一定不会让人失望。


2021年下半年,沙县一中先行试点,引入智慧教育。对此,吴水英从未有过迟疑。她认为,即便是劳动力密集的小吃产业也在追随数字化转型的浪潮,加速产业升级。“学校作为育人主阵地,更应该走在前面,主动融入时代潮流。”


“要把先进的信息教学手段引进来,让我们的孩子适应新时代的教学环境,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是缩短与大城市、沿海城市距离的重要途径。不然哪怕以后去了大城市,思维和理念上的差距还是摆在那里。”


图片


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培养学生成人成材,对此,吴水英有强烈的使命感。


“一中的学生都是沙县最优秀的孩子,父母相信我们,把孩子送来这里培养,我们没有理由教不好!考上好大学固然好,即便毕业后去做小吃,也要学会用新的经营理念和手段,不能在上一辈的脚印里走老路。”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沙县一中率先将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和个性化学习手册应用在日常教学中。


“每个孩子情况都不一样的,不能用一套方案面对所有学生,需要分层分类,精准施教。”


面对教育科技的发展,吴水英认为学校教育要回应社会关切,满足区域群众对教育质量的期待;同时,也要顺应时代需求,适时借力,不断强化自身育人能力。


晚自习放学,吴水英总会站在大门口送学生们出校园,满面笑容看着学生们或缓行慢步,或雀跃奔跑。其间,她总能叫上许多学生的名字,说一些鼓励的话语。而孩子们则笑脸盈盈与校长挥手告别。


图片


这是吴水英一天中最享受的时刻,即便夜色已深,她脸上也不带一丝疲惫,站在学生面前,精神奕奕。


“他们都是父母的宝贝,家庭的希望,孩子们努力了一天,回家前听到几句鼓励的话,我相信他们会感到快乐。”


图片

教师队伍:于传承中适时转型


教师是教育转型得以落地、教育理念创新与教育模式深刻变革得以实现的核心与关键。


在沙县一中,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吴水英认为,学生和教师是学校的两个重要主体,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


长期以来,沙县一中依托“青蓝工程”,通过师徒结对,帮助青年教师快速适应岗位,提升业务能力。


26岁的伍香是沙县一中青年教师队伍中的一员,仅入职3年便成为教学骨干。今年,她将送走自己的第一届高中毕业生。


作为同批次新教师中唯一一个跟班任教且担任班主任的“佼佼者”,伍香将此归结为学校完善的“师徒带教”机制。沙县一中通过“师徒结对”帮助新教师成长,带教范围不仅仅是专业成长、还涵盖班级管理和德育。


提起师父张琬珊,伍香脸上总会浮现小女孩般的笑容。不论在教学方法还是班级管理方面,张琬珊总能适时给予指导。


图片


在张珊的引导下,伍香开始依据大数据精准教学系统里学情数据调整备课内容,新的授课方式带来了新的课堂变化。


“授课内容聚焦班级共性薄弱点,学生的课堂专注度明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高了,教学效果也有显著改善。”


此外,伍香也在师父的影响下,使用英语AI听说课堂帮助学生提升核心素养。在她看来,相较于考试成绩提升,让学生积极“开口说”,不断加强语言应用能力同样重要。


“每个学生通过手持答题器练习,相当于每个人都有专属的AI口语老师,口语学习更有针对性。”


进入高三以来,对课堂效率的要求日渐提高,伍香将手持答题器变成即时收集学情的工具。学生读各自的答案,各个题目的正确率立时在大屏上生成。


图片


“高三的时间很宝贵,也很紧张,我们希望每一节课都有价值,解决一些难点,真正能帮助学生学业进步。有了智慧教育辅助,课堂聚焦核心重难点,授课效率和质量都有明显提高。”


交流中,不难在伍香眼神里觉察到涌动的共情力和责任感。随着对话的深入,这种感受陡然清晰。


留守、隔代抚养、从乡村考入县中求学,相似的人生经历时常让伍香与学生共情。


作为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她渴望通过努力尽可能帮助每个学生成长,如同曾经的自己,从家乡湖南的县中走出来,圆了大学梦。


图片

写在最后


中”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具体的师、生、家庭和区域社会,关涉着县域未来的人才结构与发展潜能。


在既有的社会语境中,县中总会被刻板地与“题海战术”“应试工厂”等标签勾连在一起。这种尖锐“批判”,毋宁说是社会热切期望未来人才培养及教育生态转型的集中呈现。


这种意涵之下,问题的实质反倒清晰起来。其所昭示的是教育转型发展过程中时空不均衡的普遍困境。


值得警惕的是,看待此问题,不应自视为纯粹理性主体,傲慢且粗暴地将“县中”客体化。相反,县中所处的具体区域社会、丰富鲜活的个体生命过程都值得被尊重并纳入思考框架。


社会转型大背景下,县中教育转型努力需要被看见。其所负载的教育公平、尤其是高等教育机会获得公平之社会功能,更值得被严肃看待。


如果踏足“县中”这一概念遮蔽下的具体学校,不难发现其鲜明的转型轨迹,教育现代化进程之下,县中育人方式正在革新。


南阳乡村民黄水生说起孙子姜吉(化名)近来的学习情况满脸骄傲。而15岁的姜吉对此则显得淡然如常,从入校时的“中不溜”,到如今的“排头兵”,腼腆内向的姜吉渐渐找到了自信。


姜吉的父母在广州经营一家沙县小吃店,早起晚睡,鲜少有时间关心孩子。即便偶尔电话沟通,也仅仅“要好好学习,听老师的话”这类老生常谈的“唠叨”。


“刚来县城上学的时候,总觉得自己是‘土包子’进城,连成绩也显得很普通,同学说的很多东西我没见过也插不上嘴,智能平板也是第一次用。”


姜吉以“小透明”自居,偏坐教室一侧,沉默寡言,常常因为黑板反光看不清板书,陷入走神,也从不敢主动找老师答疑解惑。


他喜欢平板上课,起因是发现平板解决了“距离公平”的问题。


“所有人眼睛到平板的距离是一样的,都能看清老师推送的内容,不会出现坐在教室的不同位置,眼睛到黑板远近不一样的问题。”


父母忙于生计,联系不多,姜吉珍惜每一次与父母通话的机会,希望每次都能告诉他们自己学习进步的消息。


对于学校提供的便利条件,他心存感恩。姜吉习惯于通过截屏高效记录课堂重难点,通过平板查看错题情况,再通过个性化学习手册归类查缺、反复练习。


“这样的课堂更有趣一些,节奏也更紧凑,我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学习效率提高不少,成绩自然而然就上来了。”


当被问及未来的职业理想,“回南阳乡当老师,让南阳乡的小孩也能有更好的教育。”姜吉的回应毫不迟疑。


如其所愿,教育优质均衡在沙县区正在成为现实。2022年初,沙县区实施智慧教育(质量提升)工程项目覆盖城乡学校,总校制改革之下,城乡学校通过智慧教育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教学条件并没有太多不同!


不同之处,如姜吉所言。南阳人越来越少,学校、集市不像以前那么热闹......



文| ZLH

责编| 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