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助教学,郑州市金水区这场培训为教师添“新翼”
发布时间2025.09.16
9月14日,郑州市金水区局属中小学业务领导及骨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第二期培训活动在郑州市第四十七初级中学杨金校区报告厅顺利召开。本次培训由金水区教育教师发展中心主办,科大讯飞提供技术支持,旨在通过专家专题引领,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提升区域中小学教学创新实践水平。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黎加厚教授,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义栋教授讲座指导,全区局属中小学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及教研员等共计750余人参训。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系黎加厚教授作为首位主讲专家,带来《与AI共创新课堂》主题报告。黎教授以“AIGC发展三阶段”为切入点,生动解读了教育技术变革的演进趋势,从工具辅助到智能协同,清晰勾勒出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未来图景。他提出通过AI编程工具提升教学效率、以项目化设计激活实践能力、用极简入门降低技术门槛、靠人机协同深化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重构策略,强调培养学生"人机协作素养"是智能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
在实操演示环节,黎教授聚焦“AI编程创建教学工具”核心内容,通过案例清晰展示了三大应用方向:一是用AI生成课堂随机点名工具,打破传统提问局限,构建公平互动的课堂提问模式;二是“一句话创建学科网站”,以中小学古诗词学习网站为实操范例,直观演示如何通过AI快速生成包含翻译注释、背景解读、互动练习等多元内容的可视化网页,降低学科资源开发门槛;三是设计英语词汇“消消乐”、“古诗词配对消消乐”等教学游戏,将枯燥知识点转化为趣味互动任务,有效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现场教师紧跟演示节奏,积极尝试使用AI工具生成简单代码,切实体验到“想法变工具”的高效与便捷。
针对教师普遍面临的“AI工具雷同、难破教学真痛点”问题,黎教授创新性提出“AI编程项目化设计SDPAL模式”,从“教学问题诊断(Seek)、确定解决方案(Define)、编写提示语(Prompts)、AI辅助开发(Assist)、教学应用评价(Leverage)”五个环环相扣的环节,系统指导教师围绕学科真实需求设计专属项目。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义栋教授随后开展"数字人教学应用实操"专题培训。高教授从数字人技术概述切入,分析了当前微课拍摄中存在的时间精力不足、表现力欠缺、资源复用率低等实际问题,提出数字人技术可实现教学资源规模化、优质化、高效化共创生成的解决方案。
在实操教学环节,高教授详细讲解了定制真人数字分身的"数据采集-模型训练-成果应用"三步法,指导参训教师通过手机端或电脑端完成数字人形象定制、声音配置、微课编辑等操作。他展示了多语种教学数字人、卡通角色AI短片等教育应用案例,并介绍了利用AI工具创作教学歌曲的方法,为学科知识"音乐化"、课堂氛围"定制化"提供了实用路径。高教授强调,AI应成为教师的"智慧伙伴",助力教师从重复性工作中解放出来,专注于创造性教学活动与情感连接建立。
培训过程中,参训教师积极参与数字人制作、AI教学工具开发等实操任务,现场互动频繁、学习氛围浓厚。大家纷纷表示,两位教授的分享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既更新了智能教育理念,又掌握了可直接应用于日常教学的实操技能。本次培训为金水区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搭建了AI 教育实践交流平台,将推动区域教育工作者以技术为翼,在教学中践行人机协同理念,助力教育教学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