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双林小学:把“书香校园”装进每个孩子的未来
发布时间2025.09.23
在数智融合的新时代,成都市双林小学以“口袋里的图书馆”为媒介,借助科技力量打破阅读的时空壁垒,让“处处可读、时时能读、人人在读”成为校园日常。

从“双馨书屋”到“云上图书馆”,学校学生的阅读体验正迎来全新升级。过去,书屋是孩子们汲取知识的实体乐园;自2024年秋季学期起,学校依托科大讯飞专为教育场景打造的数字阅读平台,将丰富的藏书“搬”至云端,实现阅读资源的指数级增长。截至目前,全校学生累计阅读时长近7000小时,阅读字数近1亿字,完成书籍近5000本。书架不再受物理空间限制,知识的海洋随时向每一位同学敞开怀抱。

课堂启航,课外延伸
打造无边界阅读新体验
在成都双林小学三年级的一节语文课上,教师借助科大讯飞数字阅读平台,开展《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整本书阅读课程教学。老师通过平台引导学生深度解读文本,学生使用数字阅读本进行批注与思考,课堂互动实时投屏,思维火花不断迸发。
课堂之外,阅读并未止步。无论是在教室、图书角、家中,还是校园长廊,学生均可随时登录平台继续阅读,实现“课堂启航、随处可续”的智慧阅读闭环。教师还可以通过平台发起“寓言解决实际问题”主题讨论,推动学生从理解走向应用,并适时推荐《克雷洛夫寓言》等拓展读物,引导中西方寓言对比,拓宽文化视野。这一模式让阅读成为连接课堂与生活、贯穿学习全程的完整体验。

假期续航,社群共读
构建多维联动的阅读生态
假期成为深度阅读的黄金期。今年暑假,双林小学依托数字阅读平台开展校级主题阅读活动,学生即使离校也能持续参与。全校总阅读时长近1200小时,阅读字数超363万字,读完书籍367本,多数学生养成每日阅读习惯。
期间,教师推送经典书目与主题任务,学生通过手写、打字、音频、视频等形式提交阅读成果,共涌现230份作品。例如,三年级杨同学坚持阅读59天,累计75.3小时,笔记工整、思考深入;苏同学在阅读《中国神话传说》后,以视频形式分享对女娲形象的多维解读,展现批判性思维与表达力。
阅读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联结师生、家校的成长纽带。教师通过平台精准推送书目、跟踪阅读情况,实现个性化阅读指导;学生积极参与社群互动,以多元形式分享阅读感悟,在交流中激发思维火花;家长通过绑定账号参与亲子共读,实时了解孩子阅读情况,与学校形成育人合力,构建了“人人在读、人人乐读”的社群氛围,推动阅读成为情感交流与教育协同的重要载体。

从纸页到屏幕,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对知识的热爱。双林小学将继续以“云上图书馆”为翼,让阅读自然融入每一天,助力每一位师生在文字中见天地,在阅读中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