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直通“课堂”!AI让教研“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5.11.12

近日,无锡经济开发区“学为中心·智慧课堂”教学展示暨“课题进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太湖格致中学举行,经开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钱柯,经开区教师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及各校骨干教师代表参加。科大讯飞为活动提供技术支持。



活动中,太湖格致中学教师张瑶瑶与融成实验中学教师范青依托科大讯飞智慧课堂,以AIGC技术为驱动,成功构建了互动与思维并重的教学新场景。两位老师充分发挥AIGC作为“认知伙伴”的作用,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鼓励个性化表达,为智慧课堂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范例。




经开区中学语文教研员余志明对两节展示课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其在技术融合、任务设计连贯性以及启发学生深度思维方面的突出表现。同时,他也强调,技术应用应服务于更深层次的文本解读,才能真正实现“以技术赋能思维发展”的核心目标。



在同课异构环节,东绛实验学校教师毛巾钧与太湖格致中学教师周雨共同执教《密码中的数学》一课。两位教师以“密码”为切入点,巧妙运用智慧课堂平台,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应用深度融合。通过师生机的高效互动,引导学生在探索密码奥秘的过程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生动展现了数学跨学科实践的创新教学样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经开区中学数学教研员严艳充分肯定了两节课的亮点与课题研究价值,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为教师们在优化课堂教学与深化课题研究方面指明了方向。



太湖格致中学教师虞洁、余水娟的化学课,则紧扣“从宏观现象追溯微观本质”的学科思维,精心构建并深化了“宏-微-符”三位一体的化学核心观念,为学生搭建起连接宏观世界与微观粒子的认知桥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经开区中学化学教研员尹峻认为,这两节课深度契合了课题研究目标。他建议,未来的化学教学应聚焦课堂实效,落实核心素养;善用人工智能等辅助工具,探索技术与课堂的深度融合;同时优化评价方式,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在课题报告环节,太湖格致中学教师朱舒仪以《AIGC赋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研究》为题,系统阐述了一条从“理论构建”到“课例实践”,再到“工具开发”与“流程优化”的完整研究路径。她提出的“流程优化、融合深化、课型拓展”方向,为一线教学提供了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系统参考。



东绛实验学校教师毛巾钧以《指向意义建构的初中数学跨学科实践校本探索》为题,深入阐述了如何立足学校文化特色、师资力量与学生学情,挖掘数学与人文、艺术、科学等领域的真实连接点,设计出既蕴含数学思维内核又富有跨学科张力的实践项目。



经开区化学教研员尹峻在《指向“宏微结合”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评一体化研究》报告中,构建了一套以微观本质解释宏观现象的教学路径,并设计了与之精准匹配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这一研究有效破解了初中化学抽象难教的教学痛点,有力推动了教学从知识灌输向素养提升的转型。



最后,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许建国对上述报告进行了专业点评。他深度剖析了课题研究报告的核心要素,着重强调了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定位”与“内在关联”,指导研究者如何实现从“完成报告形式”到“构建学术逻辑”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