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英语课堂遇见AI,诸暨探索“数智赋能”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11.14
11月13日下午,诸暨市教育研究中心在诸暨市开放双语实验学校组织开展了全市初中英语教师“AI辅助英语教学”研训活动。本次活动以课堂为场域、以实践为主线,聚焦探索AI赋能英语教学的新路径。来自全市的结对教师、研学共同体成员及已开展AI听说课堂应用的学校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让英语课堂更具温度与实效。研训活动分为课堂观摩和专题评课两个环节。
首节课由开放双语实验学校教师边余执教,内容为七年级上册《Unit 5 “Fun Clubs” Section A(1a–1d)》。课程紧扣“有趣的俱乐部”主题,教师充分利用AI听说课堂的自由表达功能,引导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并通过选择题功能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俱乐部,实现个性化参与。AI系统实时识别学生语音并生成反馈,教师据此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自主表达与互动中达成学习目标。
随后,上海上外静安外国语中学的杨唯烨老师带来了八年级上册《Unit 6 “Plan for Yourself” Writing》写作示范课。课堂上,杨老师将学生完成的作文上传至E听说平台,平台利用智能批改功能即时完成评阅。杨老师现场展示批改报告,帮助学生直观了解在语言运用、结构安排等方面的表现,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与修改。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获得即时、个性化的反馈,也有效增强了课堂互动,提升了学习效率。
课后,所有作文被统一扫描,再次上传至平台进行批量处理。系统将批阅结果自动分为五档,并生成分析报告。工作人员现场汇报了整体完成情况,并将报告打印分发给参会教师,为后续教学提供了扎实的数据支持。这一“课堂即时反馈”与“课后批量分析”相结合的实践,完整展现了E听说平台如何全方位提升英语写作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在教师评课环节,参会教师围绕两节示范课的教学目标、教师语言、写作过程、话语质量等方面展开集中研讨。诸暨市教育研究中心傅飞波在点评中强调,AI技术的价值不在于“炫技”,而在于服务教学、提升效率。他特别鼓励教师们充分利用平台的听写功能,关注批阅报告,将机械性工作交给系统处理,从而将更多精力投入更有价值的教学活动中。
本次“AI辅助英语教学”专项研训活动,充分展现了诸暨市英语教师在人工智能与课堂融合方面的创新实践,折射出该市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前瞻布局与务实推进。近年来,诸暨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从AI听说课堂到数智作业平台,从教师能力提升到学情精准分析,持续推动技术与课堂的深度融合,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诸暨将继续以课堂为核心、以技术为支撑,让每一次教学更智慧、更高效、更富有温度。